[实用新型]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6419.2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4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富贤;熊洪;张林;朱永川;郭晓艺;刘茂;周兴兵;蒋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N33/02 | 分类号: | G01N33/02 |
代理公司: | 泰和泰律师事务所 51219 | 代理人: | 温黎娟 |
地址: | 618099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鉴定 水稻 落粒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水稻落粒性是指水稻成熟期,穗部籽粒自然脱落于稻田的一种生理特性,在不同的水稻品种之间其落粒性有较大的差异。当遇到自然风力或机械、人为生产活动外力作用时,加剧了水稻的落粒程度,造成了较大的产量损失。因此选择籽粒落粒性较差的水稻品种是降低机械收割产量损失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对水稻落粒性的检测尚未形成科学的鉴定方法,一般采用一些经验性的方法,比如在水稻成熟期,用手指夹住稻穗用力拉,再根据籽粒脱落情况大概判别一下该品种的落粒性好坏。但是该种方法由于不同的人用力大小很难一致,因此其鉴定结果差异很大,在科研、生产中并不适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科学,在生产上能广为适用的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包括一个箱体,所述箱体顶面开有进穗口,底面设置取穗提,所述箱体高度为110-130厘米。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使用防水聚酯塑料板制成,保证了装置的防水性同时减小了装置的重量,提高了装置的可移动性,使装置在水稻田地里检测更为方便。
进一步改进的是,所述进穗口上设置一可绕中心轴旋转的置穗板,被检测的稻穗放在置穗板上由置穗板的转动而跌落,减小了人为操作的不可测性。同时优选的是,所述置穗板的大小与进穗口的大小吻合,防止稻穗从空隙中意外跌落,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稻落粒性的装置,它利用稻穗在一定高度自由落体后籽粒的脱落情况来检测,改变了以往人工检测的模式,减小了人为操作的不可测性,使得到的落粒性数据更加科学准确可依赖,从而可以更加方便、准确的鉴定出水稻品种间落粒性的差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1、箱体;2、进穗口;3、取穗提;4、置穗板;5、中心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限定在以下实施例中。
参见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鉴定水稻落粒性的装置,包括一个箱体1,所述箱体1顶面开有进穗口2,底面设置取穗提3,所述箱体1高度为110-130厘米。在进穗口2中心设置一可旋转的中心轴5,中心轴5上设置有置穗板4。优选的是,置穗板4的大小与进穗口2的大小吻合,防止稻穗从空隙中意外跌落,保证装置的密封性。
作为优选,所述箱体使用防水聚酯塑料板制成,保证了装置的防水性同时减小了装置的重量,提高了装置的可移动性,使装置在水稻田地里检测更为方便。
使用时,该装置必须在田间待检测植株旁边测试,若距离过远在稻穗的运输过程中会造成籽粒脱落而影响测试的准确性,因此本实用新型装置的高度非常重要,若过高不方便在田间操作,而过低又达不到稻穗自由落体后籽粒脱落的最佳效果。
使用时先将待检测的稻穗从植株上剪下,然后将其平放于进穗口的置穗板上,转动置穗板,稻穗自由落到鉴定装置底部的取穗提内,然后将取穗提抽出,计算脱落的籽粒数量和稻穗上未脱落的籽粒数量,从而得到落粒率。经重复检测的落粒率进行品种间落粒率方差分析,根据方差分析结果就可科学、准确鉴定出品种间落粒性好坏,因此本装置可简单、科学的测定出落粒性的好坏,适于在科研、生产上大范围推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未经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稻高粱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64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头痛、失眠理疗仪
- 下一篇:一种空气质量监测及数据采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