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双轮脚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824.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26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张虞旭驹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虞旭驹 |
主分类号: | B60B33/04 | 分类号: | B60B33/04;F16H19/04;F16H55/17;F16H55/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000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轮 脚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箱包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箱包脚轮。
背景技术
脚轮包括活动脚轮和固定脚轮,活动脚轮也就我们所说的万向脚轮,它的结构允许360度旋转;固定脚轮定向脚轮也叫定向脚轮,它没有旋转结构,不能转动。通常是两种脚轮一般都是搭配用的,比如手推车的结构是前边两个定向轮,后边靠近推动扶手的是两个万向轮。
目前,申请号为201220033480.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带有双轮结构的脚轮,包括连接平板和脚轮组件,所述的连接平板与所述的脚轮组件转动连接,所述脚轮组件包括转动连接筒和支撑板,所述的脚轮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左支板、中支板以及右支板,所述左支板与中支板之间设有左转轮,右支板与中支板之间设有右转轮。
这种双轮结构的脚轮相比单轮的脚轮,对地面的压强小,而且质量可靠,承重能力更佳;在脚轮的承重量大时,虽然双轮结构的脚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抓地力更好,转动时更加稳定,但是,由于被所述脚轮支撑的物体的重量有时会发生改变,而且双轮结构的脚轮,两个脚轮之间的轮间距是固定的,如果安装有所述脚轮的物体的重量变小,双轮结构不仅会影响物体移动的灵活性,而且在物体移动、转向时,还需要对物体施以更大的作用力,因此,所述双轮结构的脚轮支撑如果支撑一个重量会改变的物体,不能在物体的重量增加或减少后随时调整轮宽,使脚轮保持最佳的使用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改变轮间距的双轮片脚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双轮脚轮,包括脚轮组件和用于连接被支撑物体的平板,所述脚轮组件包括第一轮片组件、第二轮片组件以及用于连接第一轮片组件、第二轮片组件的连接板,所述平板设置于脚轮组件的上端,所述第一轮片组件包括第一轮片以及用于定位第一轮片的第一支撑架,第二轮片组件包括第二轮片以及用于定位第二轮片的第二支撑架,所述第一支撑架包括第一上支撑板,所述第一上支撑板设有第一齿形纹路,所述第一齿形纹路与第一轮片的轴线平行,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一齿形纹路相啮合的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的圆心套设有第一转动杆,所述第一转动杆远离第一齿轮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一上支撑板设有用于供第一脚轮组件沿第一轮片的轴线方向滑移的第一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连接板上设置用于调节第一轮片相对第二轮片轮间距的调节结构,使所述脚轮在承受大重量的物体时,可以通过转动第一齿轮,通过第一齿轮与第一齿形纹路的啮合,从而带动第一轮片远离第二轮片,增大与第二轮片间的距离,从而使所述脚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变大,抓地力更好,转动时更加稳定;当物体的重量变轻或承受小重量的物体时,可以反向转动第一齿轮,缩短第一轮片与第二轮片间的距离,增加所述脚轮的灵活性,并减少移动物体时的施力;此外,可以利用第一齿轮作为手轮,直接用手来转动第一齿轮来驱动第一轮片组件移动,简单、实用,设置滑移组件用于支撑、限定第一轮片组件,保证所述第一轮片组件的结构强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二支撑架包括第二上支撑板,所述第二上支撑板设有第二齿形纹路,所述第二齿形纹路与第二轮片的轴线平行,连接板上设有与第二齿形纹路相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的圆心套设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远离第二齿轮的一端与连接板连接,所述第二上支撑板设有用于供第二脚轮组件沿第二轮片的轴线方向滑移的第二滑移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所述第二轮片组件上也设置了与第一轮片组件相同的调节结构,除了具有与第一轮片组件相同的功能和有益效果,进一步加大了所述脚轮轮宽的调节范围,增强了使所述脚轮的两个轮片距离最远时的稳定性和距离最近时的灵活性,实用性更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上支撑板包括与第一轮片的轴线平行的第一侧壁,所述第一齿形纹路设置于第一侧壁;所述第二上支撑板包括与第二轮片的轴线平行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二齿形纹路设置于第二侧壁。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齿形纹路设置在第一上支撑板与第一轮片轴线平行的一侧,第二齿形纹路设置在第二上支撑板与第二轮片轴线平行的一侧,通过第一齿轮或第二齿轮的转动,正好能够带动第一轮片组件或第二轮片组件能沿直线方向进行轮间距的调节,行程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虞旭驹,未经张虞旭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82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溶剂型光固化环保油墨
- 下一篇:一种生梨芳香水性油墨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