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抹泥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615.8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46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静;袁代华;邓金智;斯明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21/06 | 分类号: | E04F21/06;E04F21/16 |
代理公司: | 成都华典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3 | 代理人: | 徐丰;杨保刚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抹泥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用手工工具,具体涉及一种建筑用的抹泥板。
背景技术
抹泥板是建筑泥工的常用工具,建筑泥工通过抹泥板将水泥浆或石灰浆均匀的抹在砖墙面或天花板上,以保证砖墙面或天花板的稳定性以及提升砖墙面、地面或天花板的平整性。现有的抹泥板由钢板、支脚和手柄三部分组成,支脚连接在钢板上,手柄与支脚连接。建筑泥工手握手柄,并挥动手柄,将钢板上的水泥浆或石灰浆均匀的抹在砖墙面上。建筑泥工挥动手柄将钢板上的水泥浆或石灰浆均匀的抹在砖墙面或天花板上时,部分水泥浆或石灰浆极易掉落或者钢板极易将部分已经抹在砖墙面或天花板上的水泥浆或石灰浆刮下,而掉落或被刮下的水泥浆或石灰浆直接弃置在地面上,没进行回收利用,造成建筑材料的浪费。除此之外,建筑泥工在抹料的过程中,需建筑泥工对钢板施加一定力才能将水泥浆或石灰浆和墙面牢固结合,然而在长期作业过程中,建筑泥工的劳动强度高、手极易疲劳,因而无法保证抹灰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抹泥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抹泥板,包括钢板、支架和手柄,支架与钢板连接,手柄与支架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U”型挡板,“U”型挡板与钢板连接,“U”型挡板的长度小于钢板的长度,“U”型挡板的宽度与钢板的宽度相同,手柄外套设有PVC层,钢板上设有振动电机,手柄上设有振动电机的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钢板上连接有“U”型挡板,“U”型挡板的宽度与钢板的宽度相同,但长度比钢板小,使抹泥板的运动过程中,钢板与“U”型挡板之间形成的类似于“簸箕”结构收集刮下或掉落的水泥浆或石灰浆,减少了水泥浆或石灰浆的浪费,节约建材,减少了建筑成本;手柄外套设有一层PVC层,使泥工握住并时体感舒适度大大提高,并且抹泥板的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
2、钢板上设有振动电机,手柄上设有振动电机的开关,当振动电机不工作的时候,可以当做常规的抹泥板使用,当振动电机工作的时候,振动电机将振动传给钢板,钢板振动将水泥浆或石灰浆压实在墙面上,不需要依靠建筑泥工多大的手劲,减小了建筑泥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建筑泥工的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抹泥板,包括钢板1、支架2和手柄3,钢板1上连接有支架2,支架2上连接有手柄3。手柄3外套设有一层PVC层,使泥工握住并时体感舒适度大大提高,并且抹泥板的外形美观、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钢板1上,与支架2连接的表面上还连接有“U”型挡板4,其中“U”型挡板4的长度小于钢板1的长度,其长度大致为钢板1长度的1/4-2/5;“U”型挡板4的宽度与钢板1的宽度大致相同;“U”型挡板4的高度根据手柄3与钢板1之间的距离加以确定,其高度大致为手柄3与钢板1之间距离的1/2,因而在“U”型挡板4与钢板1之间形成类似于“簸箕”状的结构。之所以将“U”型挡板4设置在钢板1的尾部,因为建筑泥工在使用抹泥板时,抹泥板往往绕建筑泥工的肩膀上的某一点做圆弧运动,钢板1的头部刮下或掉落的水泥浆或石灰浆顺势掉落入“U”型挡板4与钢板1之间的“簸箕”状结构中并收集起来再利用,减少了水泥浆或石灰浆的浪费,节约建材,减少了建筑成本,其作用在加工墙面时尤为凸显。
钢板1上还设有振动电机5,振动电机5的开关6设置在手柄3上。当振动电机5不工作的时候,可以当做常规的抹泥板使用,当振动电机5工作的时候,振动电机5将振动传给钢板1,钢板1振动将水泥浆或石灰浆压实在墙面上,不需要依靠建筑泥工多大的手劲,减小了建筑泥工的劳动强度,提高建筑泥工的工作效率。
除此之外,还可在支架2上设置水平仪,该水平仪为两个,分别从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两个方向设置在支架2,当抹泥板对天花板等水平面进行处理时,支架2上竖直方向设置的水平仪起作用,当抹泥板对墙面进行处理时,支架2上水平方向设置的水平仪起作用,最终确保抹泥板加工出来的天花板或墙面的平整性,及天花板与墙面之间的垂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市翻鑫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61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