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同步曳引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5028.9 | 申请日: | 2013-11-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3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缪家戌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B11/04 | 分类号: | B66B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同步 曳引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曳引机,特别涉及一种同步曳引机。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升降电梯大多采用同步曳引机,由于其所需的级数多,势必磁钢数量、铜及铁的用量也大,从而造成了大量的能源消耗。因此,如何使得应用于升降电梯的曳引机可以达到节能效果并降低运行成本,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曳引机主要分为有齿曳引机和无齿曳引机,有齿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通过中间减速器传递到曳引轮;无齿曳引机拖动装置的动力,不用中间减速器而是直接传递到曳引轮上。这两种曳引机虽然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但大多存在噪声污染大、结构复杂、传动性能差及安装不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问题,提供一种传动性能稳定,传动效率高的同步曳引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本实用新型的包括缸体,缸体上分别设有弹性件及转子轴,所述转子轴相应位于弹性件及缸体之间,弹性件及转子轴顶部及底部均与缸体密封连接,弹性件及转子轴之间通过转子铁芯连接,转子铁芯穿过缸体相应弹性件及转子轴的一侧壁与弹性件及转子轴连接,缸体外侧面上设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为四个且两两对称设置在缸体上,复位弹簧一端与缸体弹性连接,其另一端与导柱连接,还包括衔铁,衔铁与缸体一体连接,衔铁位于上下复位弹簧之间,衔铁直接触压弹性件,衔铁的触压作用力通过衔铁间接传递给导柱,还包括松闸装置,松闸装置位于缸体底部且与转子轴及弹性件连接,松闸装置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使衔铁沿导柱做远距离地面运动,缸体顶部上设有深沟球轴承轴,深沟球轴承轴两端均与导柱连接,深沟球轴承轴上设有绕组,绕组与深沟球轴承轴机械连接,缸体底部设有传动装置,传动装置两端带动导柱工作,传动装置底部设有转向臂,转向臂呈三百六十度旋转工作状态,转向臂上设有曳引轮,曳引轮与转向臂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转子铁芯主要包括转子端板及转子冲片,转子冲片铆接在转子端板上。
进一步的,作为一种具体的结构形式,本实用新型所述曳引轮通过曳引轮压板与转向臂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同步曳引机能有效降低衔铁频繁与导柱碰撞产生的噪音,且具有较大的启动力矩和较强的过载能力,于节能减排的同时也可高效的运行,传动性能稳定,传动效率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缸体,2.弹性件,3.转子轴,4.转子铁芯,5.松闸装置,6.绕组,7.深沟球轴承轴,8.导柱,9.复位弹簧,10.衔铁,11.转向臂,12.曳引轮,13.传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实用新型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同步曳引机的优选实施例,包括缸体1,缸体1上分别设有弹性件2及转子轴3,所述转子轴3相应位于弹性件2及缸体1之间,弹性件2及转子轴3顶部及底部均与缸体1密封连接,弹性件2及转子轴3之间通过转子铁芯4连接,转子铁芯4穿过缸体1相应弹性件2及转子轴3的一侧壁与弹性件2及转子轴3连接,缸体1外侧面上设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为四个且两两对称设置在缸体1上,复位弹簧9一端与缸体1弹性连接,其另一端与导柱8连接,还包括衔铁10,衔铁10与缸体1一体连接,衔铁10位于上下复位弹簧9之间,衔铁10直接触压弹性件2,衔铁10的触压作用力通过衔铁10间接传递给导柱8,还包括松闸装置5,松闸装置5位于缸体1底部且与转子轴3及弹性件2连接,松闸装置5在复位弹簧9的作用下使衔铁10沿导柱8做远距离地面运动,缸体1顶部上设有深沟球轴承轴7,深沟球轴承轴7两端均与导柱8连接,深沟球轴承轴7上设有绕组6,绕组6与深沟球轴承轴7机械连接,缸体1底部设有传动装置13,传动装置13两端带动导柱8工作,传动装置13底部设有转向臂11,转向臂11呈三百六十度旋转工作状态,转向臂11上设有曳引轮12,曳引轮12与转向臂11之间采用可拆卸连接,所述转子铁芯4主要包括转子端板及转子冲片,转子冲片铆接在转子端板上,所述曳引轮12通过曳引轮压板与转向臂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成都科创佳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502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减震性能的组合压缩弹簧
- 下一篇:一种平衡式注水封隔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