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塑性板成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4446.6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01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曾浩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浩 |
主分类号: | B29C69/00 | 分类号: | B29C69/00;B29C43/22;B29C4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海智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2 | 代理人: | 白凤武 |
地址: | 10110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塑性 成形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塑性板成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塑性板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塑性板是以热塑性塑料为基本组分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质轻、热导率低、隔热性能好、能吸收冲击载荷,具有优良的缓冲性能、隔音性能好、比强度高等可靠性能,在建筑保温、缓冲包装、抗震吸音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用平板压机压制塑料板材的模具,通常采用的是冷轧板、锰板等材料,这些材料在被加热后都会因受热不均而翘曲变形,好在热压和冷压的压力(通常都在300吨/m2的压力以上)使模具变形恢复,从而得到平整的板材,但这种塑料板材,无论是木塑、PVC、还是聚丙烯,其体密度都在这些材料本身的密度之上或相同,否则其板面成型就会缺料、不平整,其强度也会相应下降。
申请号为201110258949.8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塑性板材成型模具,包括上垫板1、下垫板3和成型框2,所述上垫板1和下垫板3之间放置有所述成型框2;所述上垫板1和下垫板3的板材表面平整,成型面涂聚四氟乙烯涂层或脱模剂涂层。所述成型框2的边框厚度由产品的厚度和密度决定,即当产品的厚度与成型框2的边框厚度成正比。其中,上垫板1和下垫板3的材质为430铁素体不锈钢、631沉淀硬化不锈钢或632沉淀硬化不锈钢。上垫板1和下垫板3板材表面平整,且成型面(单面)涂聚四氟乙烯涂层或使用脱模剂涂层,并且成型面可加工成各种花纹或凸凹以成型各种浮雕图案。成形框2为中空结构,边框具有一定厚度,起到定位(装填料在压机中的位置)和定厚度的作用(通过对其厚度的调整可制的不同厚度、密度的产品)。
申请号为201210406451.6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热塑性酚醛树脂压片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安装于机架1一端上的第一辊筒21与另一端上的第二辊筒22及围绕在两辊筒上的传输带3,所述的传输带3为钢带。在第一辊筒21的上方设有贴近传输带3带面的无底加料框槽5,所述无底加料框槽5的前框板底部均布有导料齿条6,而所述第二辊筒22上方安装有接近传输带3带面的挡切辊7,所述挡切辊7的中心轴与第二辊筒22的中心轴相平行而稍靠前方,所述挡切辊7的周面上均布设置有轴向凸棱8。所述传输带3的上带底部还设置有冷却装置9。
申请号为201310088209.3的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具有双向挤压功能的金属塑性成形装置,包括设于主工作油缸中的主缸活塞杆、中间动板、上冲头、传力杆、上模芯、上应力圈、下应力圈、下模芯、下动板、锁扣、锁扣活塞杆、下大梁、扣筒、下冲头、上动板、第一限位弹簧、第一限位杆、第二限位弹簧、第二限位杆;所述主缸活塞杆与上模座固连为一体,上模座与上动板固连,上冲头与上冲头座连接,上冲头座紧压于传力杆上,传力杆与传力杆安装座过盈配合,传力杆安装座与主缸活塞杆连接,主缸活塞杆、上模座、上动板、上冲头、上冲头座、传力杆、传力杆安装座共同构成上动梁组合部分;所述中间动板与上应力圈固连,上模芯过盈配合于上应力圈内,中间动板、上应力圈、上模芯构成中间动梁组合部分;所述下动板与下应力圈固定连接,下模芯过盈配合于下应力圈内,下动板、下应力圈、下模芯共同构成下动梁组合部分;所述锁扣与锁扣活塞杆固连于一体,锁扣活塞杆置于锁扣油缸中,锁扣油缸顶部设有锁扣油缸缸头,锁扣、锁扣活塞杆、锁扣油缸、锁扣油缸缸头共同构成锁扣组合部分;所述下大梁与扣筒固定连接,下冲头与下冲头柱座固定连接,导向板与下大梁固定连接,弹簧座焊接在下大梁上,下大梁、扣筒、下冲头、下冲头柱座、导向板、弹簧座共同构成下缸梁组合部分。
上述公开的成形装置的适用范围有限且制造产品单一,不能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故本申请提出一种塑性板成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将工件通过加热挤压形成不同空心结构的复合型塑性板成形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塑性板成形装置,包括一级挤压装置、二级挤压装置、一级供料机构、二级供料机构、输出装置、导向轮、电机,所述一级供料机构设在所述一级挤压装置上方中央,所述一级挤压装置下方左侧设有导向轮,所述导向轮下方依次设有二级供料机构、二级挤压装置,所述二级挤压装置下方右侧设有输出装置,所述一级挤压装置、二级挤压装置、输出装置均与电机相连,所述电机与外部电网相连。
所述一级挤压装置包括第一滑轨、上滑块、上挤压辊、上间距调节装置、凸体,所述第一滑轨上对称设有上滑块,所述上滑块与第一滑轨之间设有上间距调节装置,所述上挤压辊通过中心轴设置于所述上滑块上,所述上挤压辊的数量为一组,所述上挤压辊设有数量相同的凸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浩,未经曾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44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皱盖假芝的人工栽培方法
- 下一篇:气体阻隔性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