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相变散热转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4396.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6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於贻鹏;陈肃蓓 | 申请(专利权)人: | 於贻鹏 |
主分类号: | H02K9/20 | 分类号: | H02K9/20;H02K9/06;H02K9/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地址: | 3185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相变 散热 转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制造领域,尤其是一种相变散热转子。
背景技术
电机工作时转子主体和定子会产生大量热量,导致电机整体温度大幅上升,系统各组件能耗增加,效率降低,严重者烧毁电机;所以电机散热非常重要,中国专利公告号CN102594023A的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散热电机,包括壳体、定子、转子主体及电机转轴,其中,该壳体具有端盖,该端盖外侧套设有从壳体内部往外抽风的扇叶,该扇叶随同电机转轴旋转;以及,对应该扇叶位置,于端盖上开设利于空气流出壳体的的散热孔;藉此,本发明通过加设能够从壳体内部往外抽风的扇叶,主动从电机内部抽风出来。目前电机的散热主要靠传导、辐射,也有靠水套、外部风扇强制散热,存在转子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效率较低的不足,因此,设计一种散热效果较好使电机效率较高的相变散热转子,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目前电机的散热主要靠传导、辐射,也有靠水套、外部风扇强制散热,存在转子散热效果较差导致电机效率较低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效果较好使电机效率较高的相变散热转子。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技术方案是:
一种相变散热转子,包括转子主体、转轴及风扇;所述的转轴后端设有位于风扇后侧的散热翅片组件;转轴设有后端位于散热翅片组件后侧的真空封闭腔;真空封闭腔内装有相变工作介质。电机工作时产生热量使转子主体的温度升高,转轴的真空封闭腔内的液体相变工作介质升温达到沸点蒸发成汽体,经风扇转动产生的气流对散热翅片组件进行冷却,使位于真空封闭腔后部的汽体冷却到沸点温度以下凝固成液体,并沿真空封闭腔侧壁向前运动到真空封闭腔的前端吸取热量蒸发成汽体,进行循环散热。该相变散热转子散热效果较好使电机效率较高。
作为优选,所述的转轴包括后端与风扇固定连接且后端面设有连接孔的前段、前端与连接孔固定连接的后段;连接孔的底面设有前端位于转子主体前端面前侧的前沉孔;后段的前端面设有锥台形孔;锥台形孔大端的直径与前沉孔的直径相同并与前沉孔连通;锥台形孔小端的底面设有后沉孔;前沉孔、锥台形孔和后沉孔构成真空封闭腔。后段的前端与连接孔螺纹连接并用高温胶粘结密封或过盈配合连接。汽体冷却到沸点温度以下凝固成液体后在离心力作用下沿锥台形孔孔壁和前沉孔孔壁向前运动到真空封闭腔的前端吸取热量蒸发成汽体,进行循环散热。锥台形孔能加大凝固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的距离。
作为优选,所述的前沉孔的前端设有圆管状的相变稳定发生器;相变稳定发生器由无氧铜粉高温烧结构成或由多层具有不同细孔的丝网间隔叠置构成或由多根沿圆周分布的细管构成。相变稳定发生器的毛细孔吸附沿前沉孔孔壁向前运动的凝固液体,使凝固液体向前运动到转子主体前端面前侧散热效果较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相变稳定发生器的长度为前沉孔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防止凝固液体回流不足导致散热效率降低和凝固液体回流太多导致相变效率降低不能把内部热量有效转移到电机外。
作为优选,所述的真空封闭腔内装有的相变工作介质液相时的体积为真空封闭腔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相变工作介质相变顺畅,散热效果好。
作为优选,所述的散热翅片组件包括与后段固定连接的固定套和套设在固定套外的盘形翅片组。散热翅片组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相变散热转子散热效果较好使电机效率较高。锥台形孔能加大凝固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向前运动的距离。相变稳定发生器的毛细孔吸附沿前沉孔孔壁向前运动的凝固液体,使凝固液体向前运动到转子主体前端面前侧散热效果较好。相变稳定发生器的长度为前沉孔长度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防止凝固液体回流不足导致散热效率降低和凝固液体回流太多导致相变效率降低不能把内部热量有效转移到电机外。真空封闭腔内装有的相变工作介质液相时的体积为真空封闭腔容积的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相变工作介质相变顺畅,散热效果好。散热翅片组件结构简单散热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转轴-4、连接孔-41、前段-42、后段-43、前沉孔-44、锥台形孔-45、后沉孔-46、散热翅片组件-6、固定套-61、盘形翅片组-62、转子主体-8、风扇-9、真空封闭腔-10、相变工作介质-11、相变稳定发生器-1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於贻鹏,未经於贻鹏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43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