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4261.5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89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宁平华;陈水盛;刘芳;吴琦琪;彭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02D31/12 | 分类号: | E02D31/12;E21D9/14 |
代理公司: | 广州嘉权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05 | 代理人: | 谭英强 |
地址: | 510060 广东省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地铁 隧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隧道抗浮结构技术领域,特别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地铁隧道的抗浮措施是利用深埋于地面以下且位于地铁隧道顶部以上的土体自身重量,使这些土体的重量足以抵抗地铁隧道在地下所可能受到的浮力,当地铁隧道顶部需要修建地下车行通道工程时,由于建造通道需要挖除土体,一方面,当地铁隧道顶面土体重量的减小时,容易导致地铁隧道上浮失去平衡,另一方面,出于保护地铁运营安全的原因,不能在近邻地铁隧道两侧设置安装常规的抗浮杆体,因此,现有的做法通常是修改地下车行通道的路线以避让地铁隧道,或是减小地下车行通道的通行净高,即减小卸土重量,以保证地铁隧道顶面的土体重量来满足地铁隧道的抗浮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快捷且不影响地铁隧道上方修建通道的抗浮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设于地铁隧道上方的压板和分别与压板两侧端固定连接的若干锚杆,各所述锚杆锚入固定于地铁隧道两侧的土体中。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板包括一底板和自底板两边缘侧端向上延伸的侧板,各所述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侧板上,各所述锚杆另一端横斜向锚入至远离地铁隧道两侧的土体中。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位于所述地铁隧道上方的土体通过注浆固化形成加固土体。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压板为预制混凝土压板或现浇混凝土压板。
有益效果:此抗浮结构通过在地铁隧道顶部设置一压板并通过锚杆固定,将原先不能用于地铁隧道抗浮的两侧土体重量,通过锚杆的锚定作用,约束了地铁隧道向上变形的趋势,相当于将远离地铁隧道两侧土体重量传递并压载于地铁隧道顶部的压板上,补偿了修建地下通道开挖卸除土体重量,从而消除了对地铁隧道抗浮失衡的影响,以保护地铁隧道不会因上方土体卸除而浮起。整个抗浮结构只需在地铁隧道顶部土层进行施工操作,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抗浮结构使得既有地铁隧道也不因新修建的车行通道而降低其地下结构抗浮性能及水平。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地铁隧道的抗浮结构,包括设于地铁隧道30上方的压板10和分别与压板10两侧端固定连接的若干锚杆20,各锚杆20锚入固定于地铁隧道30两侧的土体中。
此抗浮结构通过在地铁隧道30顶部设置一压板10并通过锚杆20固定,将原先不能用于地铁隧道抗浮的两侧土体重量,通过锚杆20的锚定作用,约束了地铁隧道30向上变形的趋势,相当于将两侧土体重量传递并压载于地铁隧道30顶部的压板10上,补偿了修建地下通道开挖卸除土体重量,从而消除了对地铁隧道抗浮失衡的影响,以保护地铁隧道30不会因上方土体卸除而浮起。整个抗浮结构只需在地铁隧道30顶部土层进行施工操作,方便快捷。通过设置抗浮结构使得既有地铁隧道30也不因新修建的车行通道而降低其地下结构抗浮性能及水平。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压板10包括一底板11和自底板11两边缘侧端向上延伸的侧板12,各锚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侧板12上,各锚杆20另一端横斜向锚入至远离地铁隧道30两侧的土体中。
在本实施例中,压板10横截面呈U形,由底板11和侧板12组成,锚杆20是由杆体(一般是钢绞线、钢筋或钢管)、注浆固结体、锚具、套管所组成,其一端与压板10固定连接,另一端锚固在稳定岩土体内,当地铁隧道30受到地下水浮力作用并有向上变形趋势的同时,锚杆20将会随之产生与岩土体的摩擦力与锚固力,并通过锚具作用,把锚固的拉力传递到地铁隧道30顶部的压板10上面,在侧板12上的预定锚杆位置处钻孔以固定安装锚杆20,侧板12上的锚杆20可通过调整钻孔与侧板12交角角度,使锚杆20尽量嵌固在密实坚硬的岩土层内,获得较大的摩阻效应,锚杆20应横斜向锚入至两侧土体中,从而与地铁隧道保持一定距离,使之锚固在密实的土体中,增大锚固力。为提高锚杆20的锚固力,可扩大锚杆20端头直径,形成锚塞,紧扣端部坚硬岩土内。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位于地铁隧道30上方的土体通过注浆固化形成加固土体。
当地铁隧道30上方土体较离散、松软时,可通过注浆固化土体,提高土体强度和密度以及回弹模量等岩土力学指标,更能有效地增加抗浮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未经广州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426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