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硅钢片厚度测量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43682.6 | 申请日: | 2013-11-22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59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赵军;李林峰;孔明;郭天太;王道档;刘维;单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长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B11/06 | 分类号: | G01B11/06;G01B7/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学***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硅钢片 厚度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对硅钢片厚度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硅钢片是一种在电工领域被广泛使用的软磁材料,主要用于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电磁机构、继电器电子器件及测量仪表中。电工用硅钢片通常轧制成标准尺寸的板材或带材使用。如果硅钢片的厚度差异太大,会影响到组装后的铁心厚度。不同的铁心厚度,其导磁特性变异也大,因此硅钢片的厚度均匀性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品质特性。薄型钢板的厚度检测方法一般分为接触式测量和非接触式测量两种。由于接触式测厚装置会对板材造成一定的损伤,故适用于离线测量,在线测量一般采用非接触式测量。对用于大型变压器的硅钢片,硅钢片在生产之时宽度控制在四十毫米左右。其厚度一般不会出现急剧变化,但是会出现一定范围内的平稳变换。由于这种硅钢片表面涂层工艺精良,表面反射性较好,所以可采表面探测的方法测试厚度。中国专利授权公告号CN 202485637U,授权公告日2012年10月10日,名称为“一种板材在线动态非接触激光测厚系统”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板材在线动态非接触测厚结构。它包括位于板材挤出机输出端的其中一个滚轮上方的若干个激光测头,激光测头垂直照射于滚轮母线的上方,若干个激光测头均与一工控主机连接,工控主机的输出端分别与声光报警装置和一将板材与滚轮脱离的板材挤出机执行装置连接。该实用新型在板材挤出机输出端的其中一个滚轮上方安装有若干个激光测头,激光测头与工控主机连接,操作员可以在工控主机上设置产品的厚度上下限值,当厚度超限时会发出声光报警。该结构结构的板材不能保证完全贴紧滚轮而没有空隙,增加了引入误差项,测量的可信度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薄片厚度测量存在误差影响测量精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只需要对硅钢片上表面测量就能测出硅钢片厚度的在线测厚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硅钢片厚度测量装置,它包括上下两层结构的支架,支架上层设有一对压辊组件,支架下层可转动连接有支撑轴,支撑轴上方设有一对相距一定间距的压轮,压轮的轴线与支撑轴的轴线平行,压轮与支撑轴相压接,压轮与压辊组件可转动连接,支架顶部顶部连接有探测器固定板,探测器固定板设有探测器,探测器的位置与压轮间距的位置相对应。支架固定在硅钢片加工生产线上,被测硅钢片在支撑轴和压轮之间平移传输,探测器对硅钢片上表面探测,形成实时信号,通过连接的计算终端处理,显示并记录实时的硅钢片厚度。被测硅钢片被支撑轴和压轮三点共线压紧,确保测量精度。只需要一个探测器,节约成本。
作为优选,支架上层左右两端固定有上侧板,支架下层左右两端固定有下侧板,两个上侧板之间的距离小于两个下侧板之间的距离,上侧板设有导向槽,下侧板设有带法兰轴承,支撑轴通过带法兰轴承与下侧板连接。结构小巧紧凑,便于携带。
作为优选,压辊组件设有压辊,压辊由长方体和圆柱体连接呈柱状,压辊长方体的上、下表面分别连接有弹簧,弹簧与支架上层固定,压辊长方体的端面连接有导向杆,压辊圆柱体通过设置的轴承与压轮连接。既确保压轮能够压紧支撑轴上的被测硅钢片,又确保硅钢片不会被压死而不能移动或变形,保证了测量精度。使用带法兰轴承连接,方便安装时调节支撑轴,减小支撑轴位置误差。
作为优选,支撑轴为阶梯轴,支撑轴中间段的轴径大于两端轴径;方便支撑轴加工保证精度,同时支撑轴位置可以尽量上移,使得测厚装置结构更紧凑。
作为优选,导向杆嵌入导向槽;确保压轮只能上下移动。
作为优选,探测器可选择激光发射器和CCD接收器,激光发射器和CCD接收器位于两个压轮间距的上方。探测器也可选择电感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位于支撑轴上方两个压轮之间。适应性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厚度测量装置的支撑轴和压轮三点共线压紧被测硅钢片,确保测量精度。结构小巧紧凑,便于携带。探测器可按需要选用,使用范围广,适应性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附图2为图1中A-A剖视图;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又一个实施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2-支撑轴;3-被测硅钢片;4-压轮;5-压辊组件;6-CCD接收器;7-激光发射器;8-电感式传感器;11-下侧板;12-上侧板;13-探测器固定板;51-压辊;52-弹簧;53-导向杆;121-导向槽;131-前探测器孔;132-中探测器孔;133-后探测器孔。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长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杭州长庚测量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368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