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增加钻杆稳定性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2975.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5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黄存涛;张亮;赵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B47/00 | 分类号: | B23B47/00;B23B41/02;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科维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1102 | 代理人: | 蔡淑媛 |
地址: | 4590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增加 钻杆 稳定性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深孔钻镗床钻孔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深孔钻削中增加钻杆稳定性的装置。
背景技术
深孔钻削在机械加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深孔钻削中,有时会发生镗刀、钻孔刀打刀,加工出来的产品出现螺旋纹、打刀错台、“大肚”等情况,出现这些情况,轻微的对后续加工造成影响,严重的就会造成产品报废。深孔钻削过程中切削的稳定性是保证加工质量的重要因素。
在深孔钻削加工中,钻杆的稳定性是靠授油器和钻杆支架内部的锥型瓦套抱紧来实现,锥形瓦套抱紧是靠授油器和钻杆支架内部的一套机构来调整。而我们现在使用的TS2180型深孔钻镗床,授油器与钻杆支架上的这套机构调整很不方便,需要调整时必须是在停机状态下才能进行。它的锥形瓦套是随镗杆转动的,当机床在钻削加工时候无法进行随机调整,造成钻孔过程中钻杆的稳定性较差,影响工件内孔加工质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在深孔钻削过程中能够增加钻杆稳定性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加钻杆稳定性的装置,包括外圈、锥套座、锥套、锁紧螺母和推力球轴承,其中所述的锥套座套装在钻杆座上,且与钻杆座一起转动,所述的锥套套装在钻杆上,且与锥套套装,所述的锥套与锥套座套装,所述的钻杆还依次套装有推力球轴承和锁紧螺母,所述的推力球轴承和锁紧螺母通过外圈固定,所述的外圈架设在钻杆圆周的支架上, 所述的推力球轴承和锁紧螺母与钻杆之间均留有空隙。
所述的推力球轴承和锁紧螺母固定套装在外圈内。
所述的锥套有四个等分的部分构成。
所述的外圈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钻杆圆周的支架连接。
所述的外圈也与锥套座形成套装。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优点:
在原设备上安装此装置,当锥形瓦套出现松动状态时,操作工能够随时调整。结构中锥套座与瓦套锥面接触,调节螺母通过推力球轴承与锥形瓦套端面接触,需要调整时,通过旋转调节螺母来推进锥形瓦套紧抱钻杆,起到稳定钻杆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增加钻杆稳定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圈1、锥套座2、锥套3、锁紧螺母4和推力球轴承5,其中所述的锥套座2套装在钻杆座上,且与钻杆座一起转动,所述的锥套3套装在钻杆上,且与锥套3套装,所述的锥套3与锥套座2套装,所述的钻杆还依次套装有推力球轴承5和锁紧螺母4,所述的推力球轴承5和锁紧螺母4通过外圈1固定,所述的外圈1架设在钻杆圆周的支架上, 所述的推力球轴承5和锁紧螺母4与钻杆之间均留有空隙。
所述的推力球轴承5和锁紧螺母4固定套装在外圈1内。
所述的锥套3有四个等分的部分构成。
所述的外圈1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钻杆圆周的支架连接。
所述的外圈1也与锥套座2形成套装。
调节螺母4向锥套3方向旋转,给推力球轴承5一个推力,推力球轴承5将此推力传递给锥套3,锥套3在这一推力的作用下会产生轴向位移,利用锥套3四瓣及锥面与锥套座2的锥面配合缩紧原理,锥套3中的内孔会不断缩小将钻杆抱紧。锥套3随钻杆一起转动。锥套3与螺母4中间有推力球轴承5的作用,调节螺母4不会随钻杆旋转,这样钻杆在旋转状态下的稳定就可以靠旋转调节螺母4来调节,保证钻杆在钻孔加工中时刻处于稳定状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原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2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三极六氟化硫断路器操动机构的电气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四向快速搅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