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2703.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6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汪祥仔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江西省专利事务所 36100 | 代理人: | 胡里程 |
地址: | 330031 江西***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异 叠合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构件,尤其是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物质、精神欲望日益追求需要,对既有建筑物使用功能提出改变,提升建筑物的功能价值和外观造形。必然需对既有建筑物功能和结构承重体系提出改造而改善建筑物的使用空间和环境条件,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在我国城市、乡村存在着建造时久,陈旧未修建构筑物,因大自然风吹、雨打、日晒、冰冻恶劣气候条件的侵蚀,部分结构构件受到不同程度损伤,甚至基本丧失其功能要求,为对此类建构筑物延长寿命,得以保护,亦需对其结构进行加固补强。
为对既有建筑物提升使用功能价值和整体造型形象以及陈旧未修建筑物结构技术加固补强,均涉及到建筑物中楼、屋面梁加固改造工程,采用微创结构植筋技术,对既有建筑物中梁进行截面加大而提高承载力,是一种操作简单,施工方便加固实施方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该构件即能保证加固梁和叠合体二者的结合能力,又能使被加固梁在施工中创伤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该构件包括原梁和半包裹原梁的L形梁,原梁与L形梁的结合面喷涂纯水泥浆等粘结料形成凹凸面,原梁中设有插孔,插孔内钢筋与L形梁连接,L形梁通过钢筋与楼面板上凿开条状孔洞连接。L形梁内设有开式组合箍筋。
本实用新型在于采用结构植筋技术,对被加固补强梁上植栽一定数量同叠合体连接钢筋,并在结合面喷涂纯水泥浆等粘结料形成凹凸面,增强加固梁和叠合体二者的结合能力。本实用新型在于叠合体钢筋采用开式组合箍筋,便于钢筋制作、绑扎施工。本实用新型在现有楼屋面板上凿开条状孔洞,设置稳定支撑,有利于叠合体混凝土浇捣施工。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采用结构植筋技术,对被加固补强梁上植栽一定数量同叠合体连接钢筋,通过这种创新设计施工方法,即能保证加固梁和叠合体二者的结合能力,又能使被加固梁在施工中创伤小,对现行结构梁实施微创施工,确保梁加固工程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剖面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钢筋连接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开式组合箍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新异叠合梁构件,该构件包括原梁1和半包裹原梁的L形梁2,原梁1与L形梁2的结合面喷涂纯水泥浆等粘结料形成凹凸面,原梁中设有插孔,插孔内钢筋3与L形梁1连接,L形梁1通过钢筋3与楼面板4上凿开条状孔洞连接。L形梁2内设有开式组合箍筋。
该构件的施工为:
查阅加固改造建筑物的设计、施工资料,现场踏查建筑物使用状况,为梁加固补强获取基本资料,必要时进行现场抽检,对结构构件作力学性能鉴定。
经系统分析和理论计算,对加固补强梁相关范围,设置稳定支撑,确保施工阶段安全。
采用结构植筋技术,对被加固补强梁上植栽一定数量同叠合体连接钢筋,并在结合面喷涂纯水泥浆等粘结料形成凹凸面,增强加固梁和叠合体二者的结合能力。
叠合体钢筋采用开式组合箍筋,进行钢筋制作、绑扎施工。
在现有楼屋面板上凿开条状孔洞,设置稳定支撑,有利于叠合体混凝土浇捣施工。
以上内容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则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瑞林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27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后生根新型复合桩基础
- 下一篇:局部屈曲破坏的宽翼缘H型钢柱的修复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