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承式皮线跳纤及其自承式皮线光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1971.2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8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马娜娜;李建辉;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G02B6/38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伟华 |
地址: | 450100 ***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承式皮线跳纤 及其 承式皮线 光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承式皮线跳纤及其自承式皮线光缆。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光纤传输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通信系统中。在光纤通信(传输)链路中,经常需要在不同模块、设备和系统之间进行灵活连接,但是光信号传输与电信号传输不同,不能直接把两根光纤的端头绞缠在一起(可以进行熔接,但熔接不能做到连接的灵活性),必须有一种能在光纤与光纤之间进行可装卸(活动)连接的器件,使光信号能按所需的通道进行传输,以保证光纤链路的畅通,实现这种功能的器件就是光纤活动连接器,而光纤活动连接器中自承式皮线跳纤越来越频繁的用在线路施工当中。
自承式皮线跳纤由自承式皮线光缆和自承式皮线光缆两端的连接头构成,传统的自承式皮线光缆主要有着色光纤、加强件和护套构成,其中护套大多采用8字形结构,着色光纤插装在护套的中心,加强件有两根,两根加强件插装在护套内并对称布置在光纤的两侧。该结构的自承式皮线光缆受护套8字形结构的影响,放线时很容易产生扭劲,造成光纤受力大,损耗增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提高自身抗扭特性的自承式皮线光缆;同时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使用该自承式皮线光缆的自承式皮线跳纤。
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皮线跳纤的自承式皮线光缆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承式皮线跳纤的自承式皮线光缆,包括由着色光纤、加强件和内护套构成的光纤主体,所述光纤主体的外围套设有外护套,外护套与光纤主体之间设有填充层。
所述填充层内插装有两根对称布置在光纤主体长度方向两侧的条状增强件。
所述两根增强件为高碳钢丝或/和填充绳。
所述填充层为阻水高强度玻璃纤维纱层。
所述内护套为低烟无卤护套,所述外护套为聚氯乙烯护套。
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皮线跳纤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自承式皮线跳纤,包括自承式皮线光缆和连接在自承式皮线光缆两端的连接头,自承式皮线光缆包括由着色光纤、加强件和内护套构成的光纤主体,所述光纤主体的外围套设有外护套,外护套与光纤主体之间设有填充层。
所述填充层内插装有两根对称布置在光纤主体长度方向两侧的条状增强件。
所述两根增强件为高碳钢丝或/和填充绳。
所述填充层为阻水高强度玻璃纤维纱层。
所述内护套为低烟无卤护套,所述外护套为聚氯乙烯护套。
采用上述结构的自承式皮线光缆,由于光纤本体的外围还套设了一个外护套,而外护套与光纤本体之间填充有填充层,外护套和填充层有效保护了光纤本体,使得光纤处于内护套和外护套的双层保护,抗扭强度高,适合长距离的布线,便于施工。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皮线光纤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自承式皮线光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皮线光纤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包括自承式皮线光缆1和自承式皮线光缆两端连接的连接2头。自承式皮线光缆1主要由外护套11、光纤本体和填充层12构成,其中,光纤本体由一根着色光纤15、两根加强件16和将三者包裹在内的内护套13构成,着色光纤15位于内护套13的中心位置处,两根加强件16对称布置在着色光纤15的两侧,加强件16采用玻璃增强纤维(G-FRP)或芳纶增强纤维(K-FRP)加强材料,内护套13为低烟无卤护套;外护套11为聚氯乙烯护套,外护套11套设在光纤本体的外围,而填充层12为阻水高强度玻璃纤维纱并充在外护套11和光纤本体之间,在填充层12内插装有两根对称布置在光纤本体长度方向两侧的条状增强件14,其中一根增强件为高碳钢丝、另一根为填充绳。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增强件,当然,两根增强件可以全都为高碳钢丝或全都为填充绳。
本实用新型的自承式皮线光缆的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与上述实施例中的自承式皮线光缆的结构一致,其内容在此不再赘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未经河南省通信电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19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