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小型真空感应炉的组合式上注钢锭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1948.3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陈子宏;岳江波;刘念;甘晓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7/06 | 分类号: | B22D7/06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小型 真空 感应炉 组合式 钢锭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小型真空感应炉的组合式上注钢锭模。
背景技术
小型真空感应炉炼钢后浇注时,因为是在真空室内浇注,其空间狭窄,不能安放锭模盘和中注管,所以无法进行下注法操作,只能采取上注法操作,导致高温钢流对钢锭模侧壁或者底部的冲刷,重则使钢锭模损坏报废,轻则在冲刷的部位形成钢锭瘤,脱模困难,只能把锭模锯开。即使钢流未冲刷损坏任何部位,由于脱模时钢锭在钢锭模里面,钢锭模内壁稍有不光滑,脱模也很困难,经常要把钢锭模连同钢锭一起倒着吊起再自由落体式摔下多次才能振松脱开,经常把钢锭模摔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小型真空感应炉的组合式上注钢锭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用于小型真空感应炉的组合式上注钢锭模,由底盘和筒体组成,底盘中央有环形凸台,筒体底部内壁有相对应的环形缺口,筒体罩在底盘上时,环形缺口与环形凸台紧密配合,使底盘和筒体形成一个下底封闭的平滑倒锥形内腔。
优选的,环形凸台中央是圆弧底,圆弧底底部略低于环形凸台外圈的底盘上平面。
优选的,筒体外壁对称安有二个吊耳。
优选的,底盘和筒体结合部位涂有耐火泥。
本实用新型为组合式钢锭模,浇注时钢流将底盘冲刷损坏后,只更换底盘即可,而且底盘中央圆弧底深度很浅,与钢锭的接触面很小,脱模时能很轻易敲松底盘,放倒钢锭模,脱开底盘,对钢锭底部露出的部分用铁锤敲打,钢锭很容易脱出倒锥形筒体内腔。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剖视图。
图中,1-筒体;2-底盘;3-吊耳;4-环形凸台;5-圆弧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小型真空感应炉的组合式上注钢锭模,由底盘2和筒体1组成,底盘2中央有环形凸台4,筒体1底部内壁有相对应的环形缺口4,筒体1罩在底盘2上时,环形缺口与环形凸台4紧密配合,使底盘2和筒体1形成一个下底封闭的平滑倒锥形内腔,用于浇注钢水。
底盘2和筒体1结合部位涂有用于密封的耐火泥,由于筒体1高度不高,钢液静压力不大,不会漏钢。
环形凸台4中央是圆弧底5,圆弧底5底部略低于环形凸台4外圈的底盘2上平面,这样脱模时松开底盘2后,钢锭底部可以露出来,便于敲打脱模。
筒体1外壁对称安有二个吊耳3,便于吊运、翻转。
工作时,摆放本实用新型在恰当位置,使浇注的钢流只对准底盘2,这样即使发生钢流冲刷也只损坏底盘2,相比传统钢锭模本实用新型有两个好处:第一由于底盘2与筒体1是分开组合在一起的,脱模时只需先脱开底盘2,而脱开方向是与冲刷形成的钢锭瘤纵向平行的,脱开相对容易,脱开底盘2后,再将钢锭脱出筒体1的倒锥形内腔就容易了;而传统钢锭模是整体式,钢锭模与钢锭的接触面大,不能先脱开底部,而只能一起脱开,又无处着力,自然脱开困难。第二,一旦发生冲刷钢锭模底部情况,本实用新型只需修磨一下底盘2或者换个底盘2即可,而传统钢锭模只要出现冲刷底部、脱模困难情况就只能报废。
工作步骤:
1、浇注前把本实用新型的各部分都清理干净,尤其底盘2因为接受钢流冲刷经常要修磨;
2、在底盘2和筒体1结合部位均匀涂抹一层耐火泥,再把筒体1部分对准罩在底盘2上,小火烘烤半小时即可。待25kg真空感应炉炼钢完毕后进行浇注。
3、浇注完成后,用起吊工具吊起本实用新型,这时底盘2基本上自动脱开。如果底盘2没自动脱开,轻轻敲打即开;再把筒体1部分放倒,对准钢锭底部敲打,即可轻易脱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19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面盖与反光罩一体成型的LED筒灯
- 下一篇:双侧放电加工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