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1015.4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14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弘弢;张启渊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弘弢 |
主分类号: | G01N3/20 | 分类号: | G01N3/20 |
代理公司: | 上海京沪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5 | 代理人: | 周志宏 |
地址: | 200052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绳 平面 单向 双向 弯曲 疲劳 试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疲劳试验机,尤其涉及一种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传统的钢丝绳疲劳试验机是按2008年发布的国标实施的,试验机是按单向和双向来分类的,试验机只具有单一的功能,或单向、或双向,无法做到兼顾;现有试验机的另一个不足之处是钢丝绳往复的驱动装置、及加载装置不能适应多种不同工况的测试,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强、低成本的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于以实现:一种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主动轮、试验轮、载荷动滑轮、导向轮、钢丝绳试样,其特征在于,还有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由固定在机架上的电机、减速机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飞轮、连杆组成,所述连杆两杆端分别铰接连接在飞轮的端面半轴、主动轮的端面半轴上;
所述加载装置由油缸、负荷传感器、杠杆组成,所述油缸缸套与机架连接,杠杆一端铰接连接在机架上、另一端与油缸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负荷传感器一端铰接连接在载荷动滑轮轮轴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杠杆上;
所述试验轮有第一试验轮、第二试验轮,第一试验轮与第二试验轮呈高低状设置,导向轮有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第一导向轮与第二导向轮呈高低状设置,载荷动滑轮吊挂在试验轮与导向轮之间的钢线绳试样上;
所述钢丝绳试样两端通过固定器固定在主动轮上,钢丝绳试样中间段经一定路径绕试验轮、载荷动滑轮、导向轮后折返。
所述一定路径为钢丝绳试样从主动轮出发,经第一试验轮、载荷动滑轮、第二导向轮折返至主动轮。
所述一定路径为钢丝绳试样从主动轮出发,经第一导向轮、第二试验轮、第一试验轮、载荷动滑轮、第二导向轮折返至主动轮。
所述主动轮、试验轮、载荷动滑轮、导向轮均为双绳槽轮,各轮的第一绳槽在一个平面内,各轮的第二绳槽在另一个平面内。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具有如下优点:1)本机的主动轮、试验轮、试验条件均符合国标规定,不仅可在该机上作平面单向弯曲疲劳试验,也可作平面双向弯曲试验;2)通过摆动式驱动机构令主动轮往复摆动,结构简单可靠,另外,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加载采用液压加载,可按试验要求随时进行调整,本试验机具有高性价比,可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图中,一种钢丝绳平面单向、双向弯曲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1、主动轮2、试验轮、载荷动滑轮4、导向轮、、钢丝绳试样6,驱动装置、加载装置;其中:
所述驱动装置由固定在机架上1的电机、减速机及安装在机架上的飞轮71、连杆72组成,所述连杆72两杆端分别铰接连接在飞轮71的端面半轴、主动轮2的端面半轴上;
所述加载装置由油缸8、负荷传感器81、杠杆82组成,所述油缸8缸套与机架1连接,杠杆82一端铰接连接在机架1上、另一端与油缸8活塞杆铰接连接,所述负荷传感器81一端铰接连接在载荷动滑轮4轮轴上、另一端铰接连接在杠杆82上;
所述试验轮有第一试验轮31、第二试验轮32,第一试验轮31与第二试验轮32呈高低状设置,导向轮有第一导向轮51、第二导向轮52,第一导向轮51与第二导向轮52呈高低状设置,载荷动滑轮4吊挂在试验轮与导向轮之间的钢线绳试样6上;
所述钢丝绳试样6两端通过固定器61固定在主动轮2上,钢丝绳试样6中间段经一定的路径绕试验轮、载荷动滑轮、导向轮后折返。本结构中驱动装置的电机采用变频调速电机,减速机按试验要求调整及控制飞轮的转速,加载试验通过液压油缸、杠杆、负荷传感器进行,按负荷传感器的指示根据试验要求调节油缸的油压,以保证载荷恒定。
本试验的所述的一定路径可以为钢丝绳平面单向弯曲试验路径:钢丝绳试样6从主动轮2出发,经第一试验轮31、载荷动滑轮4、第二导向轮52折返至主动轮2。
本试验的所述的一定路径也可以为钢丝绳平面双向弯曲试验路径:钢丝绳试样6从主动轮2出发,经第一导向轮51、第二试验轮32、第一试验轮31、载荷动滑轮4、第二导向轮52折返至主动轮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弘弢,未经张弘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101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袋式除尘滤料耐喷吹性能的测试装置
- 下一篇:一种多工位灯泡压力测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