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型炉门自动压紧密封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0241.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93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冯中堂 | 申请(专利权)人: | 冯中堂 |
主分类号: | F27D1/18 | 分类号: | F27D1/18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龚笋根 |
地址: | 400038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型 炉门 自动 压紧 密封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大型工业炉炉门提升自动压紧密封机构。
背景技术
对于大型工业热处理炉而言,炉门的压紧密封是很重要的环节,不仅关系着工业炉的内在温度均匀性能,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炉子的节能性能。
目前,由于工业炉的门体上设有耐火材料,门体较重,一般只能平行于炉口垂直升降,因此,炉门上需要设置密封机构。现有工业炉的炉门密封大都是采用外加机械压紧力密封或采用斜面重力压紧密封,前者主要是采用气动(气缸)和电动(电动推杆等)附加外力压紧炉门密封,此种机构密封效果好,但缺点是机构复杂,更重要的是它需要附加能源提供动力,不具有节能效果,增加了工业炉的运行成本;而斜面重力压紧密封机构虽然不需要外力压紧,节能效果较好,但由于其重力的分力较小,压紧效果不理想,且炉门上下运动由于摩擦而损坏密封介质,从而导致炉门能量的散失,并且由于炉口需要制作成斜面,不仅给制作带来难度,也给炉门空间造成多余的空间,从而影响炉内温度的均匀性。
专利申请号为200520009893.2,授权公告号为CN2814293Y,申请名称为炉门自动压紧密封机构公开了一种新型的炉门自动压紧密封机构,炉门在升降过程中能沿着垂直于密封面的方向,自动离开或靠拢密封面,而不摩擦损坏密封介质,且在压紧过程中依靠炉门的重力提供最大的分力压紧炉门,因此不需要将炉口制作成斜面,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需要消耗额外能源,具有良好的双重节能性能等优点,但是在使用过程中,不管是自动离开或靠拢密封面,还是对炉门的垂直升降过程,整个炉门的重量都需通过连杆机构来支撑承受,这使得连杆、转轴、连接销自身需要具有较强的结构强度,来获得连杆机构长期无停歇的使用强度;虽然如此,在长时间的运作过程中,连杆、转轴、连接销无停歇运作也会出现使用疲劳,导致连杆机构的失效,进而需重新更换相应的配件及测试炉内的气密性,导致维修频繁及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新型的大型炉门自动压紧密封机构,在密封效果好且不需要消耗外加能源的前提下,降低了维修次数及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大型炉门自动压紧密封机构,其包括设于炉体上炉门两侧的提升杆、滚轮和安装该滚轮的炉门升降导轨,且所述滚轮可在该炉门升降导轨上下移动,所述提升杆与滚轮之间分别通过转轴连接有连杆,该连杆通过连接销与所述炉门的两侧壁相对转动连接;在所述炉门升降导轨的下部设有限位所述滚轮的限位块,在所述炉门的两侧壁上设有挡块,该挡块设于所述提升杆侧部的长型槽部内。
进一步的,所述挡块的凸出高度与所述提升杆位置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自动靠拢所述炉体前或自动离开所述炉体后,所述挡块处于所述长型槽部的下底端,并与该长型槽部的下底端槽壁相抵靠。
进一步的,在所述炉体或/和所述炉门之间的相邻壁上设密封条。
进一步的,所述炉门升降导轨设于所述炉体炉口端位置的龙门支架上,在该龙门支架顶部设有由提升机驱动链条并接至所述提升杆,在该提升机与提升杆之间的链条设置有介轮装置。
使用时,炉门在升降过程中能先沿着平行于密封面的方向运动,而不摩擦损坏密封介质,此时主要受力为提升杆及其上的长型槽部的下底端;在自动离开或靠拢密封面时,滚轮受限位块的限位而停止下降,炉门通过连杆机构以滚轮为中心转动,以炉门的自重提供最大分力压紧炉门,也即是沿着垂直于密封面的方向运动,直接压紧密封面而不磨损密封介质,这样,也就不需要将炉口制作成斜面。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构思巧妙,设计合理,具有结构简单,密封效果好,且不需要消耗外加能源,具有良好的双重节能性能等优点,另外,降低了维修次数及成本,延长了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2是图1中P部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及附图来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冯中堂,未经冯中堂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024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腹腔镜手术圆齿抓钳的钳夹装置
- 下一篇:腔镜下悬吊控制肝血流阻断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