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巢框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0127.8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72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付中民;陈大福;熊翠玲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农林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47/02 | 分类号: | A01K47/02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00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巢框。
背景技术
巢脾是蜜蜂赖以生存繁育以及贮藏食物的重要场所,以往在制作巢脾时,首先人为制作一个木制的巢框,在巢框侧梁中线位置穿上3至4道铁线,在巢框上梁下侧中间部位挖一沟槽,上础时将人工制作的好的巢础长边一侧插入上梁沟槽中,并平铺于铁线上,然后采用通电加热等方式,将铁线镶嵌于巢础内,之后还要将深入上梁沟槽内的巢础用融化的蜂蜡与巢框粘附到一起。该方法制作巢础框需经过装订木制巢础外框、拉铁线、上础、埋线、滴蜡等多个步骤,每个步骤都较为费工费时。不仅如此,现有的巢框都采用木质材料,既不环保也不方便运输,在框体的设计方面由于缺乏加强装置容易损坏,寿命较短,重复利用率低。
此外,以往巢框多由木条装订而成,为便于制作,巢框多制成长方形。但天然的蜜蜂巢下缘多为弧形,这有利于蜜蜂保温(尤其是越冬期间蜜蜂团的保温),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在日常蜜蜂饲养管理中我们也发现,长方形的蜜蜂巢框在使用中,其两侧下缘的位置蜜蜂(尤其是中华蜜蜂)常常不会将巢房造满,这使得该处巢房与巢框间相互分开,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巢脾整体的牢固性;同时由于该处蜜蜂未将巢房建造完整,也使得蜜蜂不会在此附着,从而使得一些蜜蜂的病敌害中在此滋生,进而影响蜂群的健康发展。当今塑料金属等的整体浇筑工艺已相当成熟,制作既能满足养蜂生产的需要,又能最大程度上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的巢框已相当容易做到,正是基于此,我们设计出本专利所述的新式蜜蜂饲养巢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改进,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一种牢固。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是:一种巢框,包括两个由上梁、侧边框及弧形下框构成的框体,所述两个框体通过快速固定装置相扣合,所述框体内还设有稳固横梁。
进一步的,所述快速固定装置包括一连接片,所述连接片一端铰接于巢框一框体的侧边框,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通孔,所述另一框体的侧边框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凸销。
进一步的,所述上梁、侧边框及弧形下框为一体。
进一步的,所述上梁、侧边框及弧形下框为塑料或金属材料成型。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巢框采用两个框体拼合形成,使用时只要将巢础放于两框体中间,压紧后用快速固定装置固定即可使用,可免去穿线、埋线、滴蜡等多个繁杂的步骤;(2)本实用新型材料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成型,既环保又降低了成本;(3)巢框中间加有横梁,可增加巢脾强度,便于蜂蜜的采收;(4)该巢框下框采用弧形,符合蜜蜂生物学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框体拼合示意图。
图3为连接片结构示意图。
图中:10-上梁,20-侧边框,30-弧形下框,40-稳固横梁,50-连接片,510-通孔,520-凸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巢框,包括两个由上梁10、侧边框20及弧形下框30构成的框体,所述两个框体通过快速固定装置相扣合,所述框体内还设有稳固横梁40。
快速固定装置包括一连接片50,所述连接片50一端铰接于巢框一框体的侧边框,连接片的另一端设有通孔510,所述另一框体的侧边框20设有与通孔对应的凸销520。
侧边框20及弧形下框30可采用塑料或金属材料一体成型。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农林大学,未经福建农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012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色鲍幼虫的培育及择优装置
- 下一篇:地能禽类孵化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