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温度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40121.0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60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郭海波;李庆磊;蔡乐;刘成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K7/22 | 分类号: | G01K7/22;G01K1/00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石誉虎 |
地址: | 261205 山东省潍坊***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温度传感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动机用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功能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传感器在发动机运行中起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监测发动机内机油压力及温度、进气压力及温度、水温等一系列信号,保证发动机正常运行工作。
例如常用的温度传感器如仪表用温度传感器和火焰预热用温度传感器,其中:
仪表用温度传感器的端口针脚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端口设有报警端和传感端,其内部感温元件的连接关系如图2所示,其采用NTC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作为传感部分的感应;
而火焰用温度传感器没有设置报警端,仅有一个端子输出温度阻值信号,因为发动机大多数温度传感器都靠外壳打铁连接到蓄电池负极。
目前,发动机出水管中最多可安装3个温度传感器,该3个温度传感器的安装较为繁琐,而且发动机出水管加工要求较高,温度传感器的安装可能会造成出水管漏水的风险增大,同时出水管上安装3个温度传感器,也额外增加了投入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温度传感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出水管安装3个温度传感器,导致出水管漏水风险增大,而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多功能温度传感器,所述多功能温度传感器设有端钮总成,所述端钮总成一端设有若干个端钮,所述端钮总成另一端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壳体,所述温度传感器壳体内设有集成容纳若干感温元件的传感报警开关总成,所述传感报警开关总成的信号输出端延伸至所述端钮总成的若干个端钮。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端钮设有仪表信号端、火焰预热信号端和报警端。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传感报警开关总成的感温元件包括与所述仪表信号端、火焰预热信号端和报警端相对应连接的报警开关和若干热敏电阻。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壳体与所述端钮总成连接处设有橡胶圈。
作为一种改进的方案,所述温度传感器壳体上与发动机缸体连接处设有密封垫圈。
由于多功能温度传感器设置有用于集成多个端钮端口的端钮总成以及集成若干感温元件传感报警开关总成实现了将现有的多种温度传感器进行合成,实现了原始单一温度传感器的监测工作功能的前提下,精简了在发动机出水管上安装温度传感器的工艺,同时减少了出水管的加工工艺,降低了出水管漏水的故障率,进一步地的还节省了温度传感器的成本。
由于端钮设有仪表信号端、火焰预热信号端和报警端,传感报警开关总成的感温元件包括与所述仪表信号端、火焰预热信号端和报警端相对应连接的报警开关和若干热敏电阻,从而将仪表用温度传感器和火焰预热用温度传感器二合为一,同时能实现仪表用温度传感器的功能和火焰预热用温度传感器的功能,装配简单,节省了发动机出水管的加工工艺,同时,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仪表用温度传感器的端口针脚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仪表用温度传感器感温元件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度传感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端钮总成的端口针脚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传感报警开关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度传感器的感温元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其中,1-端钮总成,11-仪表信号端(G2)、12-火焰预热信号端(G1),13-报警端(W),2-温度传感器壳体,3-传感报警开关总成,31-热敏电阻,32-报警开关,4-橡胶圈,5-密封垫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多功能温度传感器的外观结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图中仅给出了与本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
多功能温度传感器设有端钮总成1,该端钮总成1一端设有若干个端钮,该端钮总成1另一端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壳体2,该温度传感器壳体2内设有集成容纳若干感温元件的传感报警开关总成3,该传感报警开关总成3的信号输出端延伸至端钮总成1的若干个端钮,其中,该温度传感器壳体2上设有用于将该传感器螺纹连接到发动机缸体上的螺纹(图中未标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401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座椅涂塑钢丝无损折弯结构
- 下一篇:一种犁臂的成型夹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