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旋转纽扣式生态护坡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9834.5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011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9 |
发明(设计)人: | 祝建中;史海波;陈冠寰;朱志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E02D17/20 | 分类号: | E02D17/20;E02B3/14;A01G9/0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肖念 |
地址: | 226000 江苏省南通市崇***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旋转 纽扣 生态 护坡 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纽扣式生态护坡构件,能够防止风沙雨水风浪对岸坡的侵蚀,能够使各种植物良好的生长,达到恢复生态的目的。属于边坡治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护岸和护坡,多采用钢筋混凝土进行防护,这种方式虽然能够较好的对边坡、岸进行防护,但是破坏了边坡、岸原本的生态环境,使周边环境进一步恶化。另外这种方式的经济成本施工成本很高,而且给人一种“生硬、死板、格格不入”的视觉感受。对于目前已用于坡岸的多孔混凝土构件或护坡空心砖,有的没有设计构件之间的连结,在各种侵蚀作用和荷载作用下,在一定时间后就会形成断裂塌陷和不均匀沉降。护坡空心砖无非是在构件上预留了一些规则的孔,然后在这些孔中填入植物生长需要的生长基质和营养土,再植入草种或栽培植物。但是这种空心砖孔隙率较低,绿化效果不显著。如果增大空心砖孔的口径,又会造成孔内的营养物质在风浪的冲刷作用下被冲走;如果孔的口径过小,则植物植株细少,达不到生态效果。
对于构件之间有连结的混凝土构件,他们的连结都是“死连结”不能转动,在不平整的坡岸铺设时困难很大,这时就需要对坡岸进行平整施工,这显然增加了成本。在生态混凝土中种植植物时大多种植较为单一的植物而且没考虑不同水位适合不同植物的生长或者涨潮落潮时会造成一些植株死亡。
实用新型内容
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克服现有构件连结(死结)给铺设施工带来的困难和平整边坡成本高的缺点,并能够防止风沙雨水风浪对岸坡的侵蚀,使各种植物良好的生长和可旋转纽扣式生态护坡构件。
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旋转纽扣式生态护坡构件,包括A构件以及与其相配套连接的B构件,所述A构件和B构件均呈正三角形,且正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均设有一锚筋,所述正三角形中间呈中空状;所述A构件的每个边上设有连接凸起,所述B构件的每个边上设有与连接凸起相配套的连接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均呈T字型。
进一步地,所述锚筋是用砂浆浇筑的柱子或者竹签制成的锚筋。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不仅可以使相邻的构件连结起来起到加固的作用,而且能够容许连结起来的构件发生一定的旋转空间和角度,满足在不平整的边坡上直接进行铺设施工而不需要平整工序,降低工程成本和施工难度。
2)本实用新型中的构件中,在每个顶角处预留了一个锚筋,在铺设时将锚筋打入坡体中,可以大大增加构件的稳定度,有效的防止坍塌现象的发生。
3)本实用新型的构件为正三角形,连接凸起和连接凹槽以及锚筋也都在空间上形成了三角形,有效的增强了构件的稳定性。
4)本实用新型在实施时能形成了平面多样的空间立体式植物配置,提高了植物的生存率的同时,还能更有效的改善边坡生态环境,此外,还能更有效的对地表径流进行截留消能净化,降低收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附图说明
图1是A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B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A构件的侧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可旋转纽扣式生态护坡构件,包括A构件1以及与其相配套连接的B构件1’,所述A构件1和B构件1’均呈正三角形,且正三角形的三个顶角处均设有一锚筋3,锚筋3’,所述正三角形中间呈中空状;所述A构件1的每个边上设有连接凸起2,所述B构件1’的每个边上设有与连接凸起2相配套的连接凹槽2’;所述连接凸起2和连接凹槽2’均呈T字型;所述锚筋3、锚筋3’均是用砂浆浇筑的柱子或者竹签制成的锚筋。
构件护坡时,可在构件的空腔中填充生态混凝土,然后在生态混凝土中种植植物种子或栽培植物;在种植植物时考虑不同水位以及涨潮落潮情况来确定需要种植植物的种类;在高于常水位的边坡上的构件中种植根系发到的草皮,在位于常水位以下的边坡上的构件中种植沉水植物和挺水植物;在经常发生涨潮落潮的高度区域种植挺水植物。这样能形成了平面多样的空间立体式植物配置,提高了植物的生存率还能更有效的改善边坡生态环境,此外,还能更有效的对地表径流进行截留消能净化,降低收纳水体的污染负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河海大学,未经南通河海大学海洋与近海工程研究院;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983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组合型双壁钢围堰
- 下一篇:锚杆反力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