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效双级喷淋式捕粕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9644.3 | 申请日: | 2013-11-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775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宁 |
主分类号: | B01D47/06 | 分类号: | B01D47/06;C11B1/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效 喷淋 式捕粕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产品,应用于食用油料在浸出制取油脂过程中粕的捕集工序中;避免粕颗粒聚集在系统中冷凝器换热管壁上影响散热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各大、中型油脂公司在油脂制取大部分采用浸出工艺。浸出工艺出油率高,但工艺设置的的湿式捕集器,捕集的方式不够理想;捕集混合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油料粕的效率低,设备系统经常性管道堵塞;造成循环水池内有粕颗粒,致使水资源不能重复使用,系统经常性停机维修;导致系统生产停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项目所涉及的产品,针对上述所述的问题;提供一种用于食用油脂浸出工序系统中设置的捕集蒸汽中的微小颗粒的油料粕的装置。高效双级喷淋式捕粕器,包括排渣管、下锥、分离管、筒体、进管、喷头、一级喷淋器、二级喷淋腔、一号连接法兰、二级喷淋器、一号视镜、二号视镜。所述的设备垂直的设置在浸出系统中,进管接系统中的蒸脱机混合气体排出管道;一号连接法兰接系统中的冷凝管道。捕粕器的筒体的上部设有一级喷淋器、二级喷淋腔。一级喷淋器采用圆管设置成环形,在环形圆管上设有垂直向下的喷头;喷头伸入到筒体内部,通过喷头上设有的小圆管支撑环形圆管。环形圆管的一端法兰,便于连接进水管。二级喷淋腔与分离管连成一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分离管设置在筒体的内部。在二级喷淋腔内设有二级喷淋器,二级喷淋器通过二级喷淋腔上设有活接法兰,固定在二级喷淋腔上。二级喷淋器伸入二级喷淋腔的一端,设有弯头;弯头下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的周围设有许多细小的圆孔;当一级喷淋器接通水管后,水呈小水柱编制成网状的形式在二级喷淋腔内部喷洒;从而达到一级捕集的效果。在筒体、下锥上设有设有一号视镜、二号视镜,通过视镜观察筒体内部的捕集情况;确定维护措施。
通过一级喷淋器、二级喷淋器,以水喷淋的方式,进行两次对混合气体中的微小颗粒的油料粕的捕集,将含有粕的混合空气捕集下来;95%以上的颗粒状粕粒能够捕集下来;然后混合在水中经出管排出,经过滤、烘干处理输送到粕库作其他用途,分离出的水作循环用水重复使用;减少水资源浪费,有利于环境保护;从而达到维护进出系统的正常工作,减少后续工作加工难度及提高食用毛油质量的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图1是高效双级喷淋式捕粕器的结构原理图。
如图1所示:排渣管1、 下锥2、 分离管3、 筒体4、 进管5、喷头6、 一级喷淋器7、 二级喷淋腔8、 一号连接法兰9、喷淋管10、 二级喷淋器11、 二号连接法兰12、 三号连接法兰13、一号视镜14、 二号视镜15。
具体实施方式:
本项目所涉及的产品,如图1所示,设备垂直的设置在浸出系统中;捕粕器的筒体4的上部设有一级喷淋器7、二级喷淋腔8。一级喷淋器7采用圆管设置成环形,在环形圆管上设有垂直向下的喷头6;喷头6伸入到筒体4内部,通过喷头6上设有的小圆管支撑环形圆管。二级喷淋腔8与分离管3连成一体,通过焊接的方式,将分离管3设置在筒体4的内部。在二级喷淋腔8内设有二级喷淋器11,二级喷淋器11通过二级喷淋腔8上设有活接法兰,固定在二级喷淋腔8上。二级喷淋器11伸入二级喷淋腔8的一端,设有弯头;弯头下方设有喷淋管,喷淋管的周围设有许多细小的圆孔;当二级喷淋器11接通水管后,水呈小水柱编制成网状的形式在二级喷淋腔8内部喷洒;从而达到两级捕集的效果。在筒体4、下锥2上设有设有一号视镜14、二号视镜15,通过视镜观察筒体4内部的捕集情况;确定维护措施。当高效双级喷淋捕粕器接入浸出系统中,蒸脱机出来的混合气体,混合气体中含有大量的小颗粒的油料粕;混合气体从进管5切线进入筒体4的内部,通过一级喷淋器7设有垂直向下的喷头6喷出雾状的水,将混合气体中的油料粕进行第一次捕集;油料粕与水混合后经排渣管1排出。经第一次捕集后混合气体中还含有少量的油料粕,当混合气体经过二级喷淋腔8时,在二级喷淋腔8内设有二级喷淋器11,通水管后,水呈小水柱编制成网状的形式在二级喷淋腔8内部喷洒;对混合气体中的油料粕进行第二次捕集;捕集下来的油料粕与水混合后经排渣管1排出。含有溶剂气体的混合气体,经二级喷淋腔8,进入冷凝系统将混合气体中溶剂油进行回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宁,未经李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964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载式隧道测量系统
- 下一篇:操作柜调试用支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