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9131.2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21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 发明(设计)人: | 潘艳;李尚书;陈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蓉汇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10L15/28 | 分类号: | G10L15/28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精度 语音 信息 接收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语音识别器,尤其涉及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
背景技术
早在计算机发明之前,自动语音识别的设想就已经被提上了议事日程,早期的声码器可被视作语音识别及合成的雏形。而1920年代生产的″Radio Rex″玩具狗是最早的语音识别器,当这只狗的名字被呼唤的时候,它能够从底座上弹出来。最早的基于电子计算机的语音识别系统是由AT&T贝尔实验室开发的Audrey语音识别系统,它能够识别10个英文数字。其识别方法是跟踪语音中的共振峰。该系统得到了98%的正确率。到1950年代末,伦敦学院(Colledge of London)的Denes已经将语法概率加入语音识别中。
语音识别技术的最重大突破是隐含马尔科夫模型Hidden Markov Model的应用。从Baum提出相关数学推理,经过Labiner等人的研究,卡内基梅隆大学的李开复最终实现了第一个基于隐马尔科夫模型的大词汇量语音识别系统Sphinx。此后严格来说语音识别技术并没有脱离HMM框架。
尽管多年来研究人员一直尝试将“听写机”推广,语音识别技术在目前还无法支持无限领域,无限说话人的听写机应用。语音识别技术的应用可以分为两个发展方向:一个方向是大词汇量连续语音识别系统,主要应用于计算机的听写机,以及与电话网或者互联网相结合的语音信息查询服务系统,这些系统都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实现的;另外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是小型化、便携式语音产品的应用,如无线手机上的拨号、汽车设备的语音控制、智能玩具、家电遥控等方面的应用,这些应用系统大都使用专门的硬件系统实现。
在语音识别器中会用到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现有技术的语音信息接收器存在着接收语音信号不够准确的问题,容易造成语音判断错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包括第一电位器、第二电位器、放大器、第一电阻至第七电阻、三极管、电容、二极管和电源,所述电源的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放大器的正极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的滑动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放大器的输出端和所述电容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所述二极管的负极和所述放大器的负极电压输入端连接,所述放大器的同相输入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语音信息接收器的信号输入端,所述电容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位器的滑动端和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电位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集电极与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与所述二极管的正极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解决了现有技术的语音信息接收器存在着的语音信号接收不够准确,容易造成语音判断错误的问题,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高精度语音信息接收器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蓉汇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四川蓉汇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913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设备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介质、信息复制装置和信息复制方法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装置、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再现方法、信息记录程序、信息再现程序、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记录设备、信息重放设备、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以及信息记录介质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重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以及信息重放设备
- 信息存储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回放方法、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回放设备
- 信息记录介质、信息记录方法、信息记录装置、信息再现方法和信息再现装置
- 信息终端,信息终端的信息呈现方法和信息呈现程序
- 信息创建、信息发送方法及信息创建、信息发送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