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视频解码器亮度调整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8947.3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61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顾笑也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东望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9/64 | 分类号: | H04N9/64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00 浙江省宁波市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频 解码器 亮度 调整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视频解码器,尤其涉及一种视频解码器亮度调整电路。
背景技术
视频解码器是与视频编码器对应的一种电子设备,其用于将输入模拟视频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以进一步压缩和传输。现有的视频解码器,例如公开号为CN202364325U的中国专利“数字视频编解码器”,其通过采用DSP模块以及第一A/D转换模块和第二A/D转换模块来提高信号传输的稳定性,实现点对点多点的传输,使工程施工更为方便。
又如公开号为CN202907089U的中国专利“高清解码器”,其包括通过设置CPU单元、FPGA单元、HDMI单元、SDI单元、存储单元、电源单元、网络单元和功能单元等来达到高清解码,画面分割以及多路视频输出的效果。
然而现有的视频解码器的亮度均未经过调制,当视频信号拍摄于光线不好的环境时,若直接将模拟信号输入至视频解码器则解析出来的视频信号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出一种能调整视频亮度且结构简单的视频解码器亮度调整电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出一种视频解码器亮度调整电路,其包括红色色差信号输入端、蓝色色差信号输入端;红色色差信号输入端串联第一电阻和第一电容后接入第一三极管基极和第二三极管集电极;第一三级管发射极接入输入电源,集电极接入可调电阻后接地;蓝色色差信号输入端串联第二电容后接入第二三极管基极,第二三极管发射极接入第三电阻后接地,第三电容与第三电阻并联连接,第四电阻一端接入第二三极管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集电极还接入有放大和滤波电路;所述放大和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三三极管以及第四三极管;第一电感一端接入第一三极管发射极,另一端接入第三三极管基极;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分别接入第一电感两端且第四电容和第五电容另一端均接地;第三三极管集电极接入第五电阻后接入第三三极管基极,第三三极管发射极串联第六电容后接入第四三极管集电极,第四三极管集电极串联第六电阻后接入第三三极管集电极,第四三极管发射极接地。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与第六电容之间还串联有由第七电阻和第七电容并联构成的分支电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发射极与地之间还串联有由第八电阻和第八电容并联构成的分支电路。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多个三极管及其外围电路,对输入至视频编码器的图像亮度先行进行校正和放大使得视频编码器输出的图像亮度清晰可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请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视频解码器亮度调整电路其包括红色色差信号输入端R-y、蓝色色差信号输入端B-y;红色色差信号输入端R-y串联第一电阻R1和第一电容C1后接入第一三极管Q1基极和第二三极管Q2集电极;第一三级管Q1发射极接入输入电源Vcc,集电极接入可调电阻R2后接地;蓝色色差信号输入端B-y串联第二电容C2后接入第二三极管Q2基极,第二三极管Q2发射极接入第三电阻R3后接地,第三电容C3与第三电阻R3并联连接,第四电阻R4一端接入第二三极管Q2基极另一端接地;所述第一三极管Q1集电极还接入有放大和滤波电路。
第一二极管Q1和第二二极管Q2及其外围电路构成了亮度限制电路,对视频亮度信号波形进行调整,若视频亮度过高则调低相应的波形输出,若视频亮度过低则调高相应的波形输出值。
放大和滤波电路用于对调整好后的视频亮度信号进行再次放大和滤波输出时的最终输出的视频亮度清晰可见。
所述放大和滤波电路包括第一电感L1、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三三极管Q3以及第四三极管Q4。
第一电感L1一端接入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另一端接入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分别接入第一电感L1两端且第四电容C4和第五电容C5另一端均接地;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接入第五电阻R5后接入第三三极管Q3基极,第三三极管Q3发射极串联第六电容C6后接入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第四三极管Q4集电极串联第六电阻R6后接入第三三极管Q3集电极,第四三极管发射极Q4接地。
第三三极管Q3和第四三极管Q4的集电极分别接入输出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四三极管Q4与第六电容C6之间还串联有由第七电阻R7和第七电容C7并联构成的分支电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东望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市东望智能系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94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彩色电视机电子束调速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集装箱式直流融冰系统及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