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的防护圈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8914.9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15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 发明(设计)人: | 曹铃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曹铃强 |
| 主分类号: | B65D25/26 | 分类号: | B65D25/26 |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张玺 |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关雨路下***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危险 化学品 包装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危险化学品包装桶防护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的防护圈。
背景技术
危险化学品是指一些易燃易爆的化学制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汽车、火车等在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使得化学制品的包装桶相互撞击、挤压,会造成包装桶盖变形扭曲以至撞裂撞坏包装桶,至使内装的化学品外泻,不但造成产品在运输过程中损耗,更严重的是这些外泻的化学品由于相互撞击、挤压、磨擦温度升高有的会自燃以致引发爆炸,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伤亡事故。以黄磷的运输为例,其一般是用圆形铁桶包装外运的,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过程中的颠簸,使得上下包装桶左右包装桶之间相互撞击、挤压,经常使包装桶撞坏至使黄磷外泻,在40℃左右温度下引起自燃,带来严重后果。公知领域中,黄磷的运输一般是使用一些软垫,如草席,木板垫等加以防护,这样的防护很多时候是无济于事的。
申请号为201120035171.X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的防护圈,其包括圈体,卡扣,圈体是一个首尾相接的断面形状为槽钢的圈,其形状为圆形或多边形,所用材料为塑料、橡胶、金属、胶木及纸浆制品中的一种,卡扣均布在圈体外沿内侧,其与圈体整体浇铸成形。在加工制作圈体时可以将圈体均分成N等份(N段),加工其中一等份即一段,再将N段拼装成一体使用,所述的N为1-32的自然数。其中,圈体分为多段制造,方便安装;在圈体外缘内侧设置卡扣,可以很好地固定防护圈与包装桶的连接;但是,卡扣为间断式设置于圈体外缘内侧,如果圈体其中的某一段制造工艺不达标或质量不合格,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桶的晃动,会导致卡扣断裂脱落,致使圈体达不到防护作用;此外,圈体外表面为光滑状,在安装圈体时,安装人员的手与圈体表面接触时,不能产生足够的摩擦力,使圈体安装不严实,运输中,会发生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旨在提供一种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的防护圈,防止危险化学品包装桶在运输过程中避免圈体松动所导致的安全隐患。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危险化学品包装桶的防护圈,其包括圈体和卡条,所述的圈体为首尾相接断面为U形结构的环形圈,所述的卡条沿着圈体的外缘内壁首尾相接设置,所述的卡条与圈体的连接结构为一体式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圈体为橡胶材料制造。
优选的是,所述的圈体外缘、内缘和上表面构成内腔,所述的圈体内腔与包装桶外形相匹配。
优选的是,所述的圈体外缘设置凸缘。
优选的是,所述的凸缘设置于圈体的外缘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圈体的横断面为U形结构,能够使圈体的内腔更好的与包装桶的外形相匹配,增加圈体更加严实的安装于包装桶上,使包装桶在运输过程中圈体不易松动,增加包装桶在运输过程中安全性。
(2)、如果圈体和卡条制造工艺不达标或质量不合格,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桶的晃动,会导致卡条断裂脱落,致使圈体达不到防护作用,圈体外缘内壁设置卡条,卡条沿着圈体的外缘内壁首尾相接设置,这样即使卡条某一段脱落也不会影响圈体的密封性。
(3)、在圈体外缘上表面设置凸缘,在安装圈体的时候,增加手与圈体之间的摩擦力,使圈体的安装更加严实,以防止圈体安装不严实,消除包装桶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之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方式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之B-B断面结构示意图;
其中:1-圈体,2-卡条,3-凸缘。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曹铃强,未经曹铃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9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