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新型油气井油嘴夹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8371.0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1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姚华弟;顾战宇;邢东平;钟嘉;常勇军;段黎明;刘兴国;李莎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27/24 | 分类号: | B25B27/24 |
代理公司: | 成都天嘉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1 | 代理人: | 张新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油气 油嘴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油气井的油嘴拆卸技术,特别是新型油气井油嘴夹。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在油气井的油嘴拆卸设备上没有一套完整而安全的油嘴拆卸工具。一线员工在拆卸油嘴时,一般采用常规方法拆除,常规方法不仅费时费力,而且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对于复杂油气井甚至还可能造成人身伤害事故。
特别是对于含硫气井,当硫化氢含量达9000ppm,关井压力高达70MPa以上时,由于这类气井在钻井时漏失泥浆较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该井地层泥浆常常堵塞生产流程管线及油嘴,并且由于油嘴部分冰堵效应较为严重,流程泄压后闸门阀腔内部常常含有部分硫化氢气体,因此在油嘴拆卸过程中存在一定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针对复杂油气井油嘴拆卸困难的现状,提供了适合于不同大小油嘴的新型油气井油嘴夹,大大提高了拆卸油嘴的效率,同时也大大降低了安全隐患,并且该工具制作简单,价格低廉。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油气井油嘴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对称交叉固定的细长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持端和油嘴夹持端,油嘴夹持端呈直角状,两油嘴夹持端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铁板,铁板闭合状态呈正六边形,闭合后的六边形对角长度略小于油嘴六边形对角长度。
所述手持端的长度是油嘴夹持端的长度的6-7倍。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油嘴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的油嘴夹持端的铁板贴合油嘴,然后夹持进行拆卸,非常方便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较低,能够大大提高更换油嘴的效率,降低了拆卸油嘴的工作量;
同时在拆卸油嘴时,有效的避免了油嘴套与拆卸人员的近距离接触,防止了管线及油嘴套内部残留气体和水合物冲出对人形成伤害,从而降低了复杂气井拆卸和安装油嘴的风险;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油嘴夹以其独特的设计,解决了井站人员的工作难度,也大大减小了关井时间,应用效果良好。
该发明不仅能够用于普通油气井,同时也可以用于高温、高压、高含H2S、高含CO2、易形成冰堵、井内杂质较多、高含工作液、出砂严重等复杂油气井的油嘴拆卸和安装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如下:1手持端,2油嘴夹持端,3铁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新型油气井油嘴夹,包括对称交叉固定的细长的两部分,每部分包括手持端1和油嘴夹持端2,油嘴夹持端2呈直角状,两油嘴夹持端2的端部设置有对称的铁板3,铁板3闭合状态呈正六边形,闭合后的六边形对角长度略小于油嘴六边形对角长度。
所述手持端1的长度是油嘴夹持端2的长度的6-7倍。
使用本实用新型对油嘴进行拆卸时,只需要将的油嘴夹持端2的铁板3贴合油嘴,然后夹持进行拆卸,非常方便实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南油气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37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