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安剖瓶开启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8259.7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456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 发明(设计)人: | 代雅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7B7/92 | 分类号: | B67B7/92 |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剖瓶 开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临床护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剖瓶开启器。
背景技术
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在配药时,掰安剖瓶是每天都需进行的操作。目前这一操作主要存在三大问题:(1)安全问题;很多临床护士,尤其是护理实习生在临床工作中都有在掰安剖瓶时不慎被玻璃划伤的经历;(2)规范问题;开启安剖瓶的规范操作是先酒精消毒,再用砂轮划开,接着再次消毒,最后操作者用一块纱布掰开安剖瓶,但是因为用具很多且都是分散放置的,操作起来很麻烦,增加了实际的工作量,因此存在部分护理人员不按规范操作的情况,这会带来医疗隐患;(3)砂轮浪费问题;临床用的砂轮基本上是短圆柱型的,圆柱的边缘是较锋利的,也是用来割划安剖瓶颈的位置,可边缘一旦磨圆,这个砂轮的剩余部分通常就被丢掉了;其次砂轮体积小,经常丢失,极大地浪费了材料,增加了医疗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安剖瓶开启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安剖瓶开启器,包括底板,底板包括两个固定板和两个活动板,两个
活动板位于底板的两端,两个固定板位于两个活动板之间,两个活动板分别通过轴与两个固定板活动连接,活动板可围绕轴与固定板对折重合在一起;两个活动板上分别设置有安剖瓶切割片和棉条存放装置;两个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凹槽;活动板围绕轴与固定板对折重合在一起后,安剖瓶切割片和棉条存放装置分别进入两个凹槽内。
所述棉条存放装置包括两端开口的四面盒体、棉条固定板;棉条固定板通过
弹簧与底板连接,四面盒体的顶部设置有向内的凸沿;两张以上的蘸有酒精的棉条放置在棉条固定板上,凸沿与最上部的棉条接触,四面盒体的四个面分别为面1、面2、面3、面4,面1和面2相对,面3和面4相对,面1的上端设置有按钮,面2与底板活动链接,面2上部设置有低于面1的开口,开口的厚度与2张棉条的厚度相同;面3和面4均比面1低一张棉条的厚度。
所述安剖瓶切割片包括砂轮材质的长方体薄片、两个夹板,两个夹板固定在
底板上,长方体薄片位于两个夹板中间并通过螺丝与夹板固定;长方体薄片与夹板为活动连接。
所述底板为塑料材质。
使用时,先用棉条存放装置中已蘸有酒精的棉条对安剖瓶进行消毒,消毒后,按下按钮,位于最上部的一张棉条即从与按钮相对的一面上端的开口被推出。每按一次即可推出一张位于最上部的棉条,下个棉条在弹簧的压力下再次与顶部的凸沿接触。四面盒体中的棉条固定板上一次可放置50个棉条,方便一用一消毒,符合规范操作要求。通过四面盒体中与底板活动连接一面的打开和闭合来装卸棉条。消毒后,通过砂轮材质的长方体薄片来切割安剖瓶,砂轮材质的长方体薄片固定在底板上,不易丢失。切割后,再次用棉条存放装置中已蘸有酒精的棉条对安剖瓶进行消毒,防止在掰开安剖瓶时玻璃碎屑进入安剖瓶内。使用完毕后,活动板围绕轴与固定板对折重合在一起,安剖瓶切割片和棉条存放装置即分别进入两个凹槽内,可有效保证卫生条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避免护理人员在掰安剖瓶时被玻璃划伤的问题,且其使用方便、安全卫生,可保证安剖瓶的开启操作更加规范,同时节省了砂轮,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棉条存放装置展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固定板,2—活动板,3—轴,4—凹槽,5—四面盒体,6—棉条固定板,7—弹簧,8—凸沿,9—按钮,10—长方体薄片,11—夹板,12—螺丝,13—棉条,14—面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包括塑料材质的底板,底板包括两个固定板1和两个活动板2,
两个活动板2位于底板的两端,两个固定板1位于两个活动板2之间,两个活动板分别通过轴3与两个固定板1活动连接,活动板可围绕轴与固定板对折重合在一起;两个活动板上分别设置有安剖瓶切割片和棉条存放装置;两个固定板上分别设置有凹槽4;活动板围绕轴与固定板对折重合在一起后,安剖瓶切割片和棉条存放装置分别进入两个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2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液体加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树脂油桶桶盖开启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