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面板玻璃转移支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8242.1 | 申请日: | 2013-11-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32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庆锐;周道怀;唐晓波;翁捷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今上显示玻璃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5D61/00 | 分类号: | B65D61/00;B65D85/4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翼胜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18 | 代理人: | 翟羽 |
| 地址: | 23302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面板 玻璃 转移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转移面板玻璃的安装装置,特别涉及一种面板玻璃转移支架。
背景技术
在液晶面板生产过程中,面板玻璃的抛光是一道重要工序。在生产中,一般将面板玻璃安装至抛光设备的过程一般被称为上片,将面板玻璃从抛光设备取下的过程一般被称为下片,现有技术中一般是操作人员直接用手掌及手臂对大尺寸面板玻璃进行上片或下片操作。现有的操作方式,上片过程可以分为单手放置、双手放置及双边放置两种方式,下片过程一般多用双手拿取的方式。其中,所述单手放置方式是指,操作人员单臂伸直,将面板玻璃放置在操作人员手臂上方,确保手臂居于面板短边正中间,然后平抬手臂与肩同高将面板玻璃送往抛光机操作台内下吸附盘上,然后调整面板玻璃到合适位置后贴上;所述双手放置方式是指,操作人员用双手臂支撑,将面板玻璃放置于右手臂上,然后双手臂托住面板玻璃送往机台内部下吸附盘上,然后远端先接触吸附盘,调整合理位置后,逐步放下并取出手臂;所述双边放置方式是指,操作人员用双手抬着面板玻璃两长边,并略用力向两边拉伸以防止面板中间弯曲变形,同时面板玻璃短边中间整体受向两边拉伸之力;所述双手拿取方式是指,操作人员用双手将面板玻璃直接拖出到吸附盘边缘,然后直接向上拎起。
在面板玻璃转移操作过程中,若采用上述各种放置及拿取面板玻璃的方式,由于面板玻璃面积较大、表面光滑,很容易因为操作人员的失误,造成面板玻璃因局部受力产生弯曲变形进而导致玻璃破裂。特别是厚度在0.5mm以下的(如0.45mm、0.4mm、0.3mm、0.2mm)超薄玻璃及带有崩缺的玻璃,在放置及拿取操作中极易变形破裂,导致良品率极低,也因此限制了整个面板行业中超薄液晶面板技术的发展。此外,由于操作人员在操作中要极为小心,轻拿轻放,操作速度较慢,也会严重影响了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玻璃转移支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面板玻璃在转移操作中易变形破裂、良品率低下、生产效率低等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的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面板玻璃转移支架,包括一支撑主轴,所述支撑主轴固定有至少一支撑杆,每一支撑杆上设有至少一吸附垫,所有吸附垫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焊接在所述支撑主轴上。
进一步地,所有支撑杆位于同一平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的数目为两个或三个。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彼此平行。
进一步地,所有支撑杆长度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轴的侧壁上设有至少一主轴凹槽,所有主轴凹槽位于侧壁的同一侧,每一支撑杆中心处的侧壁上设有一支撑杆凹槽,每一主轴凹槽对应一支撑杆凹槽,所述支撑杆的主轴凹槽与所述支撑主轴的撑杆凹槽焊接在一起。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主轴、所述支撑杆皆为PVC塑料管。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在面板玻璃抛光工段中,利用一种面板玻璃转移支架,将面板玻璃轻轻放置在抛光机操作台上,或者将面板玻璃从抛光机上快速拿走,转移过程中,面板玻璃各处受力均衡,不会因局部受力产生弯曲变形从而导致玻璃破裂,使得厚度小于0.5mm的超薄面板玻璃有了量产的可能,有助于超薄液晶面板技术的发展;同时,本实用新型有助于提高面板产品的良品率及生产效率,减少不必要的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支撑主轴,2、支撑杆,3、吸附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面板玻璃转移支架,包括一支撑主轴1,支撑主轴1固定有至少一支撑杆2,每一支撑杆上设有至少一吸附垫3,所有吸附垫3位于同一平面上,以防止液晶面板玻璃在转移过程中发生滑动而划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今上显示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今上显示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824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开放式反射靶微焦点X射线管
- 下一篇:磁控管水冷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