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式改良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846.4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81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高云芝;高明璐;李俊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云芝 |
主分类号: | B01D29/41 | 分类号: | B01D29/41;B01D29/68;B01D3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2100 安徽省淮南市凤台***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式 改良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的一种过滤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立式改良过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核电、污水、化工、轻工、医药、饮料等液体过滤领域,目前市场上有很多种过滤设备,在大流量过滤设备的制造方面,很多企业采取增大过滤面积、大都采取加大滤片的制作面积,同时给滤片制作方面增加了难度,在安装方面也增加了难度;在操作过程中,如出现滤盘故障,就需要把设备壳体打开,甚至还需把主轴等部件拆下才能进行滤盘维护,如个别滤盘需要更换,返回生产厂家维修,在现场没有物件可代替滤盘,导致设备不能使用,必须等到滤盘到位才能进行。这种情况下,费工费时,使用厂家使用这样的设备,会造成误工停产等严重问题。专利名称:废液处理装置、专利申请号:2011102200757专利技术里公布了通过开闭舱口门、以用于浸泡膜的取放,但装置结构不合理,不能得到广泛推广应用。专利名称:一种圆盘式过滤设备、专利号:2010102041879,该专利技术里公布了n个滤片及其配套垫片 通过长键定位在芯轴的托盘于压盘之间靠压盘锁紧螺母固定,n个滤片支脚由n个支柱套于对称的n条支柱连接在托盘于压盘之间,利用支柱两端螺母固定;滤片与芯轴形成一体,不打开壳体等是取不下滤片的。这样的问题一直存在,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立式改良过滤装置。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立式改良过滤装置,包括机体、上盘、底盘、装卸滤板门、轴承装置、芯轴、立柱、滤板、减速机、电机,所述机体本体为滤液腔体,所述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依次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所述芯轴的上部垂直穿过上密封座与所述减速机连接 ,所述减速机的一端与所述电机连接、所述减速机的另一端与所述机体顶部连接;≥2根所述立柱两端垂直对应连接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的支杆,或2根及以上所述立柱两端均分并垂直连接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外圆边;N片所述滤板的出液端头插入所述芯轴的液体通孔并连接、所述滤板的外圆边支板与所述立柱连接;所述装卸滤板门设于所述机体的侧面。
所述芯轴在所述上盘以上的部分是实心、以下的部分设有空心流道,在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之间的所述芯轴部分、设有N个所述液体通孔并与所述滤板的出液端头适配;所述芯轴从所述机体的顶部中心孔垂直穿过并连接所述上盘、所述底盘、所述轴承装置、所述机体底部中心的下密封座,所述芯轴的顶端穿过上密封座。
所述立柱两端垂直连接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的外圆边,≥2根所述立柱均分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的外圆边、并与N片所述滤板适配;作为优选,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外圆设有所述支杆,所述上盘与所述底盘的所述支杆对称,≥2根所述立柱两端垂直对应连接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的支杆,并与N片所述滤板适配,两个相邻的所述立柱之间距离至少能平移出一片所述滤板外圆边的间距,在所述上盘和所述底盘之间的所述立柱部分设有与所述滤板的适配连接装置。
所述装卸滤板门设于所述机体的侧面,所述装卸滤板门的开启舱口大于平移取出≥2片的所述滤板的口径、并能装卸所述上盘及所述底盘,所述机体侧面设有≥1扇所述装卸滤板门,N扇所述装卸滤板门在所述机体侧面平置重叠的部分能装卸≥1片所述滤板,N扇所述装卸滤板门能完成所有的所述滤板装卸工序。
所述滤板的内外圆边、所形成的内外圆边的圆周被所述滤板均分≥2等份,同一水平的和上下之间的所述滤板之间均有一定的间距,便于所述滤板装卸和清洗排料,同一水平相邻的所述滤板的外圆边设计可拆式连接,所述滤板的出液端头插入所述液体通孔并连接,所述滤板的外圆边支板与所述立柱对应连接,所述外圆边支板设有可装卸所述滤板调节行程,作为优选,所述滤板为扇形滤板。
刮板设于所述底盘底部,或是设于所述轴承装置上部。
所述机体中间是圆柱桶体、两端为封头或盖板焊接形成滤液腔体,所述顶部中心孔与上密封座适配,所述机体上顶部分别设有排气管、进液管、压力表、所述上密封座和所述减速机;缓冲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内壁上部与所述进液管连接;所述压力表设于所述机体侧面或顶部并相通;所述机体底部中心孔与所述下密封座适配,所述机体底部分别设有排渣管、所述下密封座、支腿,并通过下封盖与净液管连接;喷淋进液管设于所述机体下侧边,喷淋装置设于所述机体内侧壁并与所述喷淋进液管连接;视镜设于所述机体的侧面、或是设于所述装卸滤板门的正面;N条所述支腿设于并均分支撑所述机体底部,或是所述支腿制作成框架式设于并支撑所述机体底部,或是所述支腿与所述机体适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云芝,未经高云芝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84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