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381.2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32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徐兆文;周俊;祁建;王成;吴多祥;陈浩然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4N5/225 | 分类号: | H04N5/225;H04N5/238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009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摄像 取景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采集领域,特别是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主要应用于漆面修补中摄像采色所用的取景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等领域修补性涂装中,准确调漆是实现无色差修补的重要的环节。目前,在进行调漆之前,需要获得该修补车型漆面的配方,然后根据配方中的各种色母含量进行称量和调配。目前可以采取两种方法获得配方。(1)对于未进行修补过,且有颜色编号的车型,利用电脑调漆软件,输入颜色编号和相应车型参数就可以得到该修补车型的面漆配方。(2)对于待修补车型该部位已经修补过,或铭牌上没有颜色编号,则可采用与调漆涂料相配套的色卡进行配方查找。由于整车漆面氧化对原车漆色相、明度、彩度三方面的影响以及依靠人眼识别颜色的精确度不高、存在主观差别,这种调色方法存在不足。
颜色识别是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利用颜色识别技术能使传统依靠人眼进行颜色判别的方法发生根本变革。 这种新型技术采用高精度摄像头获取外界的颜色信息, 进而通过基于计算机的信号处理技术实现颜色的精确识别,并给出配方,充分考虑了氧化以及人眼识别精度不高对准确调漆的影响。但在不同环境条件下,摄像头所采集的颜色参数存在差异,影响调色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使每次的取景环境具有一致性和标准化的特点。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包括取景框、托架、柔性传动轴和发光器件,取景框为筒状,摄像头镜头带有镜片的一端通过密封材料固定在取景框一端,若干个托架分布在取景框的内圆周上,环形柔性传动轴铰接在托架上,若干个发光器件均匀固定在柔性传动轴上,环形柔性传动轴不封闭,一端位于取景框内侧,另一端位于取景框外侧,位于取景框外侧的端部设有角度调节旋钮。
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还包括角度指示盘,角度指示盘设置在取景框的外壁,环形柔性传动轴穿过角度指示盘中心,角度调节旋钮设置角度指示盘顶部,角度调节旋钮与角度指示盘配合调节角度。
托架至少为4个。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显著优点:采用了取景结构,可以调节到最佳的光学环境,避免了不同光学环境对利用摄像采集颜色参数准确性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漆面氧化情况以及人眼识别误差对准确调漆的影响,使色差减小,提高修补效果。
附图说明
图1实用新型的摄像采色取景结构的示意图。
图2 是本实用新型的取景框与柔性传动轴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指示盘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角度调节旋钮和角度指示盘配合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结合图1至图4,一种摄像采色取景结构,包括取景框、托架、柔性传动轴和发光器件,取景框为筒状,摄像头镜头带有镜片的一端通过密封材料固定在取景框一端,使取景框与摄像头镜头紧密连接,且不透光,密封材料为橡胶,七个托架分布在取景框的内圆周上,环形柔性传动轴铰接在托架的前部,发光器件为发光二极管,六个发光二极管均匀固定在柔性传动轴上,环形柔性传动轴不封闭,一端位于取景框内侧,另一端位于取景框外侧,穿过角度指示盘中心,其顶部设有角度调节旋钮。
调节角度调节旋钮,柔性传动轴绕托架转动,带动发光二极管转动,所有发光二极管与取景框内壁的夹角随之发生一致地变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与取景框筒壁角度也随之改变,当发射的光线与待采色表面的角度为45度时,反射光线恰好到达取景镜头内,采集的颜色参数最佳。六个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均可以调节,色温为6500K,功率为18W 时,为国际标准人工日光,采集的颜色参数的效果较好。
角度调节旋钮上的箭头指示在角度指示盘上,能够显示发光器件发出光线的方向,具有较好的可操作性和精度。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取景结构,可以调节到最佳的光学环境,避免了不同光学环境对利用摄像采集颜色参数准确性的影响,进而降低了漆面氧化情况以及人眼识别误差对准确调漆的影响,使色差减小,提高修补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理工大学,未经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3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太阳能电池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水母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