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7216.7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66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么世广;周伟;郝强;王星星;张德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4C1/00 | 分类号: | B64C1/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孙春玲 |
地址: | 300180 天津市东丽***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翼 机身 连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来说,传统结构是把机翼仅通过螺丝紧固在机身上,不能进行方便快捷的安装与拆卸,同时在飞机飞行的过程中,由于气流的作用导致螺栓固定不稳固,容易使连接处损伤,这样就减少了外出作业飞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包括:
一机翼中插橇套管(2),其部分穿过机翼根部板(3)并固定在机翼中;
所述翼中插橇套管(2)位于机翼中的管口为封闭口,另一端管口为开放口并露机翼根部板(3)的外部,
所述机翼根部板(3)上具有多个螺纹孔(4),将机翼与机身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
进一步;还包括一插橇套管固定架(6),其一端固定机翼根部板(3)上,其架体则穿过多层翼肋固定在机翼中,
机翼中插橇套管(2)固结在插橇套管固定架(6)上,所述插橇套管固定架上具有若干减重孔。
进一步;还包括一插橇(5),所述插撬的外径略小于机翼中插橇套管的内径,使插撬能插入机翼中插橇套管中但不会自然脱落。
进一步;所述机翼根部板(3)具有减重孔。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在原有的基础上增加插橇管和插橇,增加固定强度,防止错动,同时能够快速的进行安装拆卸,形成运输简单化,省时省力,而且在飞行过程中使机翼与机身的连接更加稳固,增强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机翼2、机翼中插橇套管3、机翼根部板4、螺纹孔5、插橇6、插橇套管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提供一种机翼与机身的连接结构,包括:
一机翼中插橇套管2,其部分穿过机翼根部板3并固定在机翼中;
机翼中插橇套管2位于机翼中的管口为封闭口,另一端管口为开放口并露机翼根部板3的外部,能使插撬在机翼中插橇套管稳固,在机体飞行中使其不滑落。
机翼根部板3上具有多个螺纹孔4,将机翼与机身通过螺钉或螺栓固定。将机翼进一步稳固。
进一步;还包括一插橇套管固定架6,其一端固定机翼根部板3上,其架体则穿过多层翼肋固定在机翼中,机翼中插橇套管2固结在插橇套管固定架6上,插橇套管固定架上具有若干减重孔。插撬套管固定架使插橇套管稳固的固定在机翼中。
进一步;还包括一插橇5,所述插撬的外径略小于机翼中插橇套管的内径,使插撬能插入机翼中插橇套管中但不会自然脱落。
进一步;机翼根部板3具有减重孔。能够进一步减轻机翼的重量。
具体工作过程:
将机翼中插橇套管2固接在插橇套管固定架6上,然后将机翼与机身进行对接,机翼中插橇套管露出端插入机翼中,将插橇5从机身的另一端穿入,然后插进机翼中插橇套管2中,然后用螺钉从机翼根部板3上的螺纹孔4将机翼固定在机身上,然后将另一边的机翼的机翼中插橇套管套到插橇5上,然后用螺钉将机翼紧固到机身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天津三爻航空航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721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