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足下垂支足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397.1 | 申请日: | 2013-11-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97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陈惠卿;柳锡英;周秋英;吴赞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金华市中心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F5/01 | 分类号: | A61F5/01;A61G7/05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金根叶 |
地址: | 321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足下 垂支足 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辅助用品,具体的为一种防足下垂支足用具。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对于截瘫、偏瘫、腓总神经损伤、下肢牵引、下肢石膏固定、跟腱挛缩、昏迷及长期卧床患者易出现足下垂和足部变形,严重影响了足部功能,导致患者丧失部分或完全行走能力。临床常用的预防足下垂方法是护理人员经常用手向上推握病人的足部并活动踝关节,足部不活动时用被褥、衣物、硬板或垫子夹在足底与床栏杆之间,使足部保持背屈位。还有使用丁字鞋或防旋鞋。但存在大小不合适、固定不稳、易脱落和长期使用容易产生压疮等缺点。特别截瘫、偏瘫患者肌力下降或肌张力减弱,垫软枕或穿丁字鞋,均不能很好地维持良好的功能位。至今临床上尚无携带及使用方便,并且能根据患者的不同体位而进行旋转调节,不同身长进行伸缩的防足下垂支足用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较小,利于携带和使用,而且可适时旋转伸缩的防足下垂支足用具。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施的:
一种防足下垂支足用具,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用若干根伸缩杆连接,第一侧板上安装有一挂钩,第二侧板可绕着伸缩杆旋转,第二侧板上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固定足背的固定带a,第二侧板的根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踝部固定带b。第一侧板上的挂钩可用于将防足下垂支足用具悬挂在病床尾挡板上,根据患者体位不同旋转第二侧板到一个合适的位置,然后患侧足安置好位置后固定在第二侧板上,固定带a固定足背,固定带b固定踝部,两根固定带可使足部固定的更加稳固,伸缩杆用于调节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距离,方便不同身长的患者使用。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伸缩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在不需要使用的情况下,可将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伸缩杆拆卸,减小了体积利于携带和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侧板均绕着伸缩杆180°旋转。
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二侧板的形状为长方形或鞋垫状。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设置有2~5根。
作为优选,所述的伸缩杆设置有3根。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带的宽度至少为3cm。其目的在于,能更好的固定脚踝部,使其不发生移动。
作为优选,所述的固定带为弹性固定带。其目的在于,方便不同大小的脚的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小巧,可拆卸式的连接方式,利于携带和放置。用于固定脚的第二侧板180°可旋转 ,方便不同体位的患者的使用。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距离可根据患者不同身长进行伸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第一侧板与挂钩的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第一侧板,2.第二侧板,3.伸缩杆,4.挂钩,5、固定带a,6、固定带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防足下垂支足用具,包括第一侧板1和第二侧板2,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之间用3根伸缩杆3连接,所述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和伸缩杆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第一侧板上安装有一挂钩4,第二侧板可绕着伸缩杆180°旋转,第二侧板上的前端套设有用于固定足背的固定带a5,第二侧板的根部设置有用于固定踝部的固定带b6,所述的第二侧板的形状为长方形。将防足下垂支足用具通过第一侧板上的挂钩悬挂在病床尾挡板上,通过伸缩杆调节到合适的位置,患侧足的踝部和足背分别用固定带a和固定带b固定在第二侧板上。
所述的固定带为弹性固定带,宽度为3cm。
实施例2:一种防足下垂支足用具,所述的第二侧板的形状为鞋垫状,伸缩杆设置有2根,弹性固定带的宽度为4cm,其他同实施例1。鞋垫状的设计使得足与第二侧板能更好的固定。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金华市中心医院,未经金华市中心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39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热肩周颈椎理疗器
- 下一篇:钻筒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