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蓖麻蚕自动上蔟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6071.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725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莫现会;罗群;杨其保;祁广军;朱方容;闭立辉;莫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 |
主分类号: | A01K67/04 | 分类号: | A01K67/04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公平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45104 | 代理人: | 刘小萍 |
地址: | 530007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蓖麻 自动 上蔟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蓖麻蚕(木薯蚕)上蔟器,具体是一种蓖麻蚕自动上蔟板。
背景技术
蓖麻蚕亦称为木薯蚕(下同)。1951年,我国再次引进蓖麻蚕试养成功并推广,1964年至1966年在全国范围内大量推广,形成较大的产业规模,达到该产业的鼎盛时期。广西蓖麻蚕产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有兴盛也有衰退,甚至停产,再次恢复,乃至现在生产,已达半个多世纪,曾经位居全国饲养蓖麻蚕省份之首。但是,广西蓖麻蚕生产一直没有专用上蔟器,上蔟用的材料相当原始,主要用树叶、刨木花、稻草等材料作为上蔟材料,上蔟方法至今仍然用人工捉熟蚕上蔟,由于人工上蔟存在费工、劳动强大,饲养量大时捉熟蚕不及时易错过上蔟最佳上蔟时间,影响蚕茧质量。这种模式己严重不适应现代的蓖麻蚕的科研和生产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蓖麻蚕自动上蔟板,可有效解决蓖麻蚕普通蚕饲养生产的上蔟问题,提高工作效率和蚕茧质量。
本实用新型以如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蓖麻蚕自动上蔟板,由数根平行的木片或者竹片用绳串接起来,相邻木片或者竹片间隔为25mm。
所述相邻的木片或者竹片间隔采用套在绳上的胶管作为间隔固定物。
所述各木片或者竹片的长度为520mm,宽度为30mm,厚度为3-5mm。
本实用新型蓖麻蚕自动上蔟板,具有上蔟操作简单、上蔟、采茧工作效率高,省工省时,提高蚕茧质量的优点,适用于蓖麻蚕品种保育、原蚕饲养和普通蚕的蚕台或地蚕饲养模式,取材方便,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仰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蓖麻蚕自动上蔟板,由数根平行的木片或者竹片2构成,采用36股的尼龙绳1穿过木片或者竹片2上的通孔把各个杉木片或者竹片串连并固定起来,相邻木片或者竹片间隔为25mm。相邻的木片或者竹片间隔采用套在尼龙绳1上的胶管3作为间隔固定物。
优选地,所述各木片或者竹片的长度为520mm,宽度为30mm,厚度为3-5mm。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平摆,收时卷起。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为:
1、进入五龄蚕盛熟期的当天上午(具体时间视熟蚕情况而定),用自动上蔟板平摆在蚕台或地蚕饲养的蚕座上,使木片或竹片2的板面垂直于蚕座,再用色深透气布覆盖在自动上蔟板上,由于熟蚕具有向上、向黑处爬及向有直角的地方结茧的习性,熟蚕会沿着木片或者竹片向上爬;
2、3-4h后将色深透气布和自动上蔟板一起同时掀开,并同时将自动上蔟板和布的一端挂在悬挂架上,使自动上蔟板和布以竖放方式悬挂,而木片或竹片2的板面则平行于平面,然后人工补捉未上完的熟蚕,并将熟蚕均匀撒在自动上蔟板上,每个自动上蔟板最佳上蔟熟蚕350-400条,如此同样操作,将一个个自动上蔟板牢固地挂在悬挂架上,第一层挂满后挂在第二层。上蔟室内温度控制在26-28℃,相对湿度在80%,保持通风。
3、派人检查上蔟工作情况并把往外爬的熟蚕捉起,放进自动上蔟板上;
4、采茧,上蔟72h后可采茧,采茧前先捡出未结茧蚕、病死蚕、死笼茧集中烧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未经广西壮族自治区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607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具加重块
- 下一篇:单头小菜蛾幼虫饲养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