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缓冲给料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882.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6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朱绍辉;李义;邵校;宋洪训;王维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立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D88/68 | 分类号: | B65D88/68;B65G19/18 |
代理公司: | 济南千慧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2 | 代理人: | 商福全 |
地址: | 271000 山东省泰安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缓冲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缓冲给料机,尤其是一种煤泥干燥系统中应用的缓冲给料机。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煤泥干燥系统设备,煤泥一般从设置在机尾处的给煤仓开始入料,然后采用刮板输送机或者胶带输送机来输送煤泥到干燥系统,由于煤泥的水分和黏度较大,往往存在给煤仓内的煤泥出现结拱现象,造成煤泥给料断断续续,给料不均现象,需要额外配置专职人员,对给煤仓内的煤泥进行人工辅助下料,这样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严重影响干燥系统的运行和煤泥的干燥效果,降低了工作效率。另外,现有的刮板输送机采用下层刮板的方式来输送煤泥,即刮板处于下层链条的下方,这样煤泥由给煤仓落到刮板上之后,上下层链极易产生搅拌现象,大大增加了电机的负荷,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缓冲给料机,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给煤仓内设置由主轴和其上的打散叶片组成的打散装置,可有效防止给煤仓内的煤泥出现结拱现象,无需人工辅助,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将传统的下层输送方式变更为上层输送,有效解决了煤泥由给煤仓落到刮板上之后,上下层链产生的搅拌问题,可有效减小电机的负荷,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缓冲给料机,包括依次相连的机头总成、箱体和机尾总成,在箱体上方固连一顶部带进料口的给煤仓,给煤仓的底部与箱体贯通,在箱体内沿箱体长度方向平行设置有两条第二链条,两条第二链条的两端分别与机头总成内的机头轴上的副链轮和机尾总成内的从动轴上的从动链轮相连,在两条平行设置的第二链条之间沿第二链条长度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有若干个与第二链条相垂直的刮板,在箱体内的第二链条的上层链条下方设有一隔板,隔板的一端伸入机头总成内的机头轴位置,机头轴的一端伸出机头总成与主链轮固连,另一端伸出机头总成与驱动装置相连;在箱体上方的给煤仓内对应箱体内两条第二链条的位置设有一与第二链条相平行的主轴,主轴的两端伸出给煤仓,一端与设在给煤仓外侧固定座上的轴承座相连,另一端穿过设在机头总成顶部的轴承座与第一减速机的输出轴相连,第一减速机的输入轴上的传动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与机头轴上的主链轮相连;在主轴上延其轴向垂直设有若干片打散叶片;在机头总成底部对应机头总成内的隔板端部的位置设有下料口。
设置在主轴上的若干片打散叶片沿主轴轴向呈螺旋状设置。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电机通过第二减速机与机头轴相连。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它结构设计合理,操作方便,在给煤仓内设置由主轴和其上的打散叶片组成的打散装置,可有效防止给煤仓内的煤泥出现结拱现象,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在第二链条的上层链条下方设置隔板,将传统的刮板输送机下层输送方式变更为上层输送,有效解决了煤泥由给煤仓落到刮板上之后,上下层链产生的搅拌现象,可有效减小电机的负荷,大大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箱体内部结构图。
图中,1、机头总成;2、箱体;3、机尾总成;4、机头轴;5、主链轮;6、第一链条;7、第一减速机;8、传动链轮;9、主轴;10、给煤仓;11、固定座;12、打散叶片;13、副链轮;14、第二链条;15、从动轴;16、从动链轮;17、上层链条;18、隔板;19、刮板;20、下料口;21、轴承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并结合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立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立人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8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建筑机械油漆安全分装过滤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子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