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球罩镀膜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538.8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25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许宁;刘伟;张树玉;王秋安;李冬旭;杨成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3C14/24 | 分类号: | C23C14/24;C23C14/50 |
代理公司: | 北京北新智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00 | 代理人: | 刘秀青 |
地址: | 10008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镀膜 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镀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真空蒸发镀膜中用到的球罩镀膜卡具。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军事和民用技术的迅猛发展,在光学镀膜领域,除了各种平板形状的光学元件之外,对球罩光学元件(半球或球冠状)的需求越来越多。相比平板元件,球罩形状比较特殊,普通的单一镀膜卡具很难将其有效固定,特别是在球罩凸面镀膜时,球罩随着机器的转动,很容易在卡具内晃动;另外金属材质的卡具硬度较高,直接接触样品,容易损伤光学元件的镀膜表面,影响球罩的外观和镀膜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球罩镀膜卡具,其不仅能够牢固固定球罩,而且能有效保护球罩光学元件的光学表面,保证产品的镀膜质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球罩镀膜卡具,它包括底环和固定环;
该底环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凹部和一环形凸部,而分别形成供该固定环卡抵的第一台阶和供该球罩底部卡抵的第二台阶;
该固定环卡抵在该第一台阶上,该固定环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该球罩的锥形凹部,该两个锥形凹部的直径由外到内逐渐减小。
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锥形凹部的高度不同而形成一第一锥形凹部和一第二锥形凹部,该第一锥形凹部的高度比该第二锥形凹部的高度大。
当镀球罩的凸面时,所述固定环的第二锥形凹部所在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台阶卡抵。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锥形凹部表面设有缓冲保护层。
进一步的,所述缓冲保护层为聚四氟乙烯。
优选的,所述的球罩镀膜卡具,还包括一用于覆盖所述球罩非镀膜一侧的保护罩,该保护罩位于所述底环的环形凸部所在的一面。
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罩为铝箔。
当镀球罩的凹面时,所述固定环的第一锥形凹部所在的一面与所述第一台阶卡抵。
优选的,所述的球罩镀膜卡具,还包括一用于覆盖所述球罩非镀膜一侧的保护罩,该保护罩呈球形,底部位于所述第二锥形凹部。
进一步的,所述球罩和所述保护罩之间设有缓冲保护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使球罩在镀膜过程中,被有效固定,并且能够保护其光学表面不受污染。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标,做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底环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固定环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在镀球罩凸面时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在镀球罩凹面时的纵剖面构造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球罩镀膜卡具,它包括底环1和固定环2。
如图1所示,该底环1内部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环形凹部11和一环形凸部12,而分别形成供该固定环2卡抵的第一台阶和供该球罩底部卡抵的第二台阶。
如图2所示,该固定环2内部上下两端均设有用于固定该球罩的锥形凹部,该两个锥形凹部的直径由外到内逐渐减小。
该两个锥形凹部的高度不同而形成一第一锥形凹部21和一第二锥形凹部22,该第一锥形凹部21的高度比该第二锥形凹部22的高度大。该固定环2卡抵在该第一台阶上,其不同的底面与该第一台阶卡抵,对应不同的工作状态。以下就镀球罩凸面和球罩凹面分别进行说明。
如图3所示,当镀球罩3的凸面时,该固定环2的第二锥形凹部22所在的一面,即B面,与该第一台阶卡抵。在空间上,底环1在上,球罩3在中间,固定环2在下。固定环2将球罩3承托在第二锥形凹部22,同时通过第一台阶将底环1承托。用底环1的第二台阶盖在球罩3上,可以卡住球罩3,使其在公转过程中,不会发生滑动,导致脱落和划伤。为了保护球罩3的光学表面,该第二锥形凹部22表面设有缓冲保护层,例如可以由聚四氟乙烯材料制作。
进一步的,该球罩镀膜卡具,还包括一保护罩(图中未示出),用于覆盖该球罩非镀膜一侧,即球罩凹面。该保护罩位于该底环1的环形凸部12所在的一面,即C面,防止镀膜过程中膜料蒸发绕射到球罩背面造成污染。该保护罩可以为铝箔。固定环2和底环1组合后需用高温胶带粘贴固定,然后,卡具和球罩用螺钉安装到镀膜机真空室中进行镀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国晶辉红外光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53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止核电站安全保护系统误动的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铝管加工流水线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