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摩托车前照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513.8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203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翁瀚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雷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S8/10 | 分类号: | F21S8/10;F21V29/00;F21V7/00;F21V17/12;F21W101/027;F21W101/10;F21Y101/02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张超 |
地址: | 4000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摩托 车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应用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摩托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摩托车是人们日常骑行的常用交通工具,一般的,为了在夜间或天色较暗的路况下骑行,在摩托车前面安装有前照灯,利用前照灯的近、远光照明功能可以使摩托车在夜间或者雾天看清路面,方便安全行驶。但大多数摩托车前照灯都采用多颗位置灯来实现近、远光照明,且位置灯多安装在反射面上,影响反射效果,在增加了摩托车的成本的同时也使其结构更为复杂,并且在有限的灯壳空间内安装多颗位置灯也使得散热设计难度大大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可以通过简单的结构实现摩托车的近、远光照明,同时也可以提高反射效果,且散热效果更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摩托车前照灯,其包括:
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采用多片自由曲面反射器进行反射,所述反光杯中心位置设置有位置灯,所述位置灯后面设置有照向反光杯上部反射面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照向反光杯下部反射面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开启时控制进行近光照明,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共同开启时控制进行远光照明。
另外,还包括:
散热器和散热器支架,所述散热器支架包括形成上下对称的第一散热片结构和第二散热片结构,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结构均包括垂直连接在一起的散热面和导热面;
所述反光杯背面与所述位置灯后部之间开设有空腔,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和所述第二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容纳在所述空腔内,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并照向所述反光杯的上部反射面,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固定在所述第二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并照向所述反光杯的下部反射面,所述散热器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和第二散热片结构的散热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与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铝基板,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与所述第二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二铝基板。
其中,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焊接在所述第一铝基板上,所述第一铝基板涂抹有导热膏并固定在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上;
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焊接在所述第二铝基板上,所述第二铝基板涂抹有导热膏并固定在第二散热片结构的导热面上。
其中,所述散热器涂抹有导热膏并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该第一散热片结构和该第二散热片结构的散热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散热片结构的散热面和第二散热片结构的散热面均通过螺栓结构固定在所述反光杯的背面。
其中,所述散热器为太阳花散热器。
其中,摩托车前照灯具有恒流驱动装置,该恒流驱动装置安装在所述反光杯背面下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摩托车前照灯,其包括:反光杯,所述反光杯具有反射面,所述反射面采用多片自由曲面反射器进行反射,所述反光杯中心位置设置有位置灯,所述位置灯后面设置有照向反光杯上部反射面的第一发光二极管光源和照向反光杯下部反射面的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光源开启时控制进行近光照明,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共同开启时控制进行远光照明。采用本发明实用新型的结构可以利用单两个发光二极管芯片来实现摩托车的近、远光照明的控制,且该位置灯位于反光杯背面底部的中间位置,可使反射面更有效地反射光源,同时也节约灯壳内的空间使得发热量降低。另外,该摩托车前照灯还包括散热器可为所述第一发光二级管光源和所述第二发光二级管光源进行散热,降低了散热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照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摩托车前照灯的一种具体实施例整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1,本实施例中的摩托车前照灯包括:反光杯1,反光杯1具有反射面12,在反光杯1的中心位置11设置有位置灯2,这与现有技术中将位置灯设计在反光杯1的反射面12上不同,由于位置灯2设置在反光杯1的中心位置,不占用反光杯1的反射面12,可进一步提高了发射光的光效,且结构设计上更加合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雷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雷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51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