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5509.1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75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许金良;刘帆;龚威;张顺利;杨琼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1C23/01 | 分类号: | E01C23/01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汪人和 |
| 地址: | 710064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功能 道路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数字图像处理及电磁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
【背景技术】
伴随着我国交通系统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尤其是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在建设完成后。随之而来的是道路病害的日益增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指标就是道路的裂缝。裂缝是高等级公路的主要破坏形式,裂缝大致可分为横向裂缝、纵向裂缝和网状裂缝。裂缝形成的原因很多,主要是:有车辆荷载引起的荷载型裂缝,低温条件的碎裂和半刚性基层的反射裂缝;不均匀沉降也可引起裂缝,施工时疾风处理不当;路面整体的强度不够,横缝和纵缝没有及时处理而引起的裂缝的恶化。
对于公路路基,存在的主要的病害有:路基的不均匀沉陷,主要由于路基填料选择不当和施工方法不合理,压实度不足,在路基内部存在过湿夹层。后期在荷载和水温综合作用之下,引起路基的沉陷;路基内部的由于排水不畅,在面层传递下来的荷载的反复作用下,使得松散的路基材料受到水的侵蚀,而不断蔓延,从而导致路基内部出现淤泥、空洞,严重时可导致路面的出现局部沉陷,翻浆和唧泥等灾害。
因此在公路建设的后期,定期对公路进行路面状况的调查和制定合适的应对策略是非常重要的。目前常用路面裂缝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人工视觉检查,主要缺点是工作效率低,工作强度大,观测精度没有保证,同时在高速公路和快速干道上进行观测时,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不能得到保证。还有一种基于高速数字图像采样技术和图像处理技术的CCD相机路面裂缝检测系统。该方法虽然克服了人工视觉检查的诸多缺点,但是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问题,该系统受到非均匀光照成像环境和系统辐射的影响,使得路面图像存在光照不均匀阴影,造成计算机在对图像进行处理和识别时造成困难,或者直接使计算机产生对裂缝的误判。常用的路基灾害的检测方法只是停留在人工观测检查和路面状况信息的单一采集,即就是在路基发生变形或路面出现裂缝、唧泥时,才能判断路基内部灾害,不能提前预防路基的病害,而此时路基已经出现病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包括CCD相机、地质雷达、可移动设备、用于定位可移动设备的定位系统、光补偿器、存储器和电源;其中,CCD相机和光补偿器设置在可移动设备的后端,光补偿器与CCD相机相连,用于为CCD相机补充光源,CCD相机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第一输入端相连;地质雷达包括发送天线、接收天线和控制器,发送天线和控制器设置在可移动设备的前端,接收天线设置在可移动设备的顶部,地质雷达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第二输入端相连;定位系统的输出端与存储器的第三输入端相连;电源为该道路检测仪提供所需的电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定位系统、存储器和电源均设置在可移动设备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可移动设备为轿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存储器为计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其将地质雷达应用于道路检测领域,实现了地质雷达在道路检测实践中应用的可能性,使得道路的检测工作更为方便;相比传统的路面裂缝检测装置,采用本实用新型对路面裂缝的检测结果更符合实际,更客观,更科学;此外,本实用新型实现了一个设备,多种用途的目的,符合当下社会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因而有着十分宽广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CCD相机工作原理;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地质雷达工作原理;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的数据处理工作流程图;
其中:1、CCD相机;2、地质雷达;3、接收天线;4、可移动设备;5、光补偿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参见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道路检测仪,包括CCD相机1、地质雷达2、可移动设备4、用于定位可移动设备4的定位系统、光补偿器5、存储器和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50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大跨度装配式公路钢桁桥
- 下一篇:一种杂多酸季铵盐催化烯烃环氧化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