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安全气囊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240.7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6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林涛;其力格尔;祝贺;周大永;刘卫国;潘之杰;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18 | 分类号: | B60R21/18;B60R21/231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安全气囊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安全气囊。
背景技术
在汽车发生正面碰撞过程中,驾驶员安全气囊能够很好地保护驾驶员的头部、颈部以及胸部,有效降低驾驶员在事故中受到的伤害。通常安全气囊的直径、排气孔的大小、拉带长度等因素对安全气囊的性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也直接影响到安全气囊对乘员的保护效果。
目前大多数汽车上采用的驾驶员安全气囊主要采用三根拉带结构,三根拉带主要连接安全气囊上下两片的中心圆,并围绕中心圆呈相互间夹角120°左右状态分布,通过设定拉带长度来控制安全气囊的厚度。这种结构在安全气囊已经完全展开后驾驶员再与其发生作用的情况下,安全气囊的刚度已经均匀分布,能够满足对驾驶员的保护性能要求。但对于乘员空间相对较狭小或ACU点火时刻延迟的情况下,安全气囊在没有完全展开时就已经和乘员头部、颈部发生接触的状态下,此种拉带结构则可能由于气囊优先从中央充气,再扩展至周边的展开方式导致对驾驶员造成意外损伤。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可以降低安全气囊展开过程中对驾驶员可能造成的伤害风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安全气囊,包括具有上下两端的气袋,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袋内设有布片和拉带,所述的布片固连在气袋上端,所述的布片具有若干个凸出的连接部,每个所述的连接部通过拉带与气袋下端相连,所述的连接部到布片中心的距离与气袋完全展开后的直径之比为1:1.5~2。
通过优化拉带的数量和布置,连接部相对布片中心距离较远,从而使得安全气囊在充气展开过程中与乘员的接触作用面积更大,降低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冲击,提升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安全保护效果。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中,所述的布片具有4-6个连接部且绕着布片的中心周向均匀分布。布片的中心不再采用圆形,而是采用一种类似多边形的布片,该布片上的凸出的连接部分别连接4-6根拉带的上端,从而加强拉带与气袋的连接强度,提高气袋展开状态的稳定性。
作为优选方案,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中,所述的布片呈正方形,所述的连接部和拉带的数量均为4个,4个所述的连接部分别位于四个角上。通过四根拉带的布置位置,引导气袋向四周均匀展开,而不是中央优先向前展开,气袋展开过程中的刚度分布将更加均匀。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中,所述的布片通过缝纫线连接在气袋上端。由于布片普遍为布料制成,而且缝纫线连接又不限于接触面积,所以连接方便牢靠。
在上述的汽车安全气囊中,所述的拉带与连接部通过缝纫线相连接。拉带和布片都为布料制成,所以通过缝纫线连接较牢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安全气囊具有如下优点:
1.布片的中心不再采用圆形,而是采用一种类似多方形的布片,该布片的各个角分别连接拉带的上端,从而加强拉带与安全气囊的连接强度,提高气囊展开状态的稳定性。
2.通过多根拉带的布置位置,引导安全气囊向四周均匀展开,而不是中央优先向前展开,气囊展开过程中的刚度分布将更加均匀,从而增加安全气囊在充气展开过程中与乘员的接触作用面积,降低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冲击,提升驾驶员正面安全气囊对乘员的安全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安全气囊的内部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汽车安全气囊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普通汽车安全气囊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袋;2、布片;21、连接部;3、拉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图3为目前较普遍的汽车安全气囊,主要采用三根拉带3结构,三根拉带3主要连接安全气囊上下两片的中心圆,并围绕中心圆呈相互间夹角120°左右状态分布,通过设定拉带3长度来控制安全气囊的厚度。
本汽车安全气囊如图1、图2所示,包括具有上下两端的气袋1,气袋1内设有布片2和拉带3。布片2固连在气袋1上端,布片2具有若干个凸出的连接部21,每个连接部21通过拉带3与气袋1下端相连,连接部21到布片2中心的距离与气袋1完全展开后的直径之比为1:1.5~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24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汽车防盗报警装置
- 下一篇:一种倒车自动防碰撞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