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230.3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5169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8 |
发明(设计)人: | 徐钧;马天航;廖建国;金爱君;李国林;李宏华;李功赋;吴成明;冯擎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02 | 分类号: | B60R21/02 |
代理公司: | 台州市方圆专利事务所 33107 | 代理人: | 蔡正保;朱新颖 |
地址: | 317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座椅 防护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安全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在汽车后排座椅的防护结构碰撞试验中,其目的为防止在车辆碰撞过程中,行李舱内行李向前运动,冲击后排座椅靠背,从而造成对乘员伤害。
现有车辆后排座椅处无支撑保护结构,行李舱隔板与左右两侧围连接,左右两侧围又与后地板上垂直相连。但由于设置了储藏腔用于放置物品,所以行李舱隔板与后地板没有直接接触。在行李箱后碰试验中,行李舱中的物品由于惯性作用而继续向前移动,如果碰撞激烈,那么行李舱隔板则无法阻挡物品的向前趋势,侵入到乘员舱中,导致物品撞向后排座椅,对后排乘员造成伤害,因此,这种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此,人们发明诸多可提高后排座椅后部强度的保护结构,如中国专利公布的一种汽车侧围总成与后地板总成的连接结构【专利号:201220472878.1】,包括两边分别与左侧围总成和右侧围总成连接的行李舱隔板总成,行李舱隔板总成与后地板总成之间设有加强梁,加强梁的左端与左侧围总成连接,加强梁的右端与右侧围总成连接。加强梁自身具有较大的抗冲击能力,能有效的抗击侧向的冲击力,具有能有效抗击汽车侧围的冲击力,从而能有效防止汽车后排座椅受到冲撞挤压变形而对乘客造成人身伤害的有益效果。在两侧围之间连接一条加强梁,在行李舱隔板之前多加一重保护,可以有效阻挡后碰撞的侵害,但是加强梁占行李舱的空间较大,导致行李舱的空间不规则,不能存放大件物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用于提高后排座椅后部的强度,保障乘员舱安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汽车包括后地板、行李舱隔板、左侧围和右侧围,所述的行李舱隔板通过左侧围和右侧围与后地板相连,行李舱隔板与后地板之间开设有储藏腔,其特征在于,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包括呈直杆状的支撑杆,所述的支撑杆一端与行李舱隔板固连,另一端与后地板固连。
在车身行李舱隔板、后地板之间增加支撑杆,提升后排座椅后部的整体结构强度。该支撑杆两端分别与行李舱隔板、后地板相连接,提高了行李舱隔板的连接牢固度,能有效减少储藏腔中的行李向乘员舱的入侵量,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而且支撑杆结构简单,体积小,不占用储藏腔太多空间。
在上述的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杆垂直于后地板。这样设计使得支撑杆的长度最小,节省材料,而且强度大,不容易折弯。
在上述的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杆具有2-4根且互相平行设置。2-4根支撑杆可以提高行李舱隔板与后地板的连接强度,平行设置,使后碰撞时所受的力均匀承受。
在上述的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杆两端具有呈扁平形的连接部,连接部与行李舱隔板、后地板相紧贴。扁平形的连接部提高支撑杆与行李舱隔板、后地板的接触面积,提高连接强度。
在上述的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中,所述的连接部上开有连接孔,所述的支撑杆两端与行李舱隔板、后地板均通过螺栓相连。螺栓固定,便于安装和拆卸,维修也比较方便。
作为另一种方案,在上述的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中,所述的支撑杆两端与行李舱隔板、后地板均焊接固连。焊接固连,连接稳固持久,在汽车长期颠簸中不会出现位移。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具有以下优点:
1.螺栓连接,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拆卸。
2.支撑杆连接行李舱隔板和后地板,提高了行李舱隔板的连接牢固度,能有效减少储藏腔中的行李向乘员舱的入侵量,提高了整车的后碰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的装配正视图。
图2是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的装配侧视图。
图3是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行李舱隔板;2、后地板;3、左侧围;4、右侧围;5、储藏腔;6、支撑杆;7、连接部;8、连接孔;9、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主要是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能,保证车辆在进行冲击试验时能满足强制法规的要求。如图1、图2所示,汽车包括后地板2、行李舱隔板1、左侧围3和右侧围4,行李舱隔板1通过左侧围3和右侧围4与后地板2相连,行李舱隔板1与后地板2之间开设有储藏腔5,用于存放行李等物品。本汽车后座椅防护结构包括呈直杆状的支撑杆6,支撑杆6一端与行李舱隔板1固连,另一端与后地板2固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230.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带提醒装置
- 下一篇:一种落水应急逃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