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线自组网的通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5072.1 | 申请日: | 2013-11-1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468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吕先望;倪光华;于晓磊;李宁;王昕羽;郑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W84/18 | 分类号: | H04W84/18 |
代理公司: | 河北东尚律师事务所 13124 | 代理人: | 王文庆 |
地址: | 050081 河北省石家庄***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线 组网 通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线自组网的通信装置,特别适用于在山区、平原地带实现无中心自组网通信的应用。
背景技术
在设备比较多的情况下,每一个设备的配置可能都会对其他的设备产生影响,常规的通信设备由于配置比较复杂很难实现通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设备比较多的情况下,实现一种无中心,无需配置直接通信的无线通信的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线自组网的通信装置,包括天线1、功放单元2、变频与滤波单元3、调制解调单元4、协议处理单元5、接口单元6、北斗定时单元7和电源模块12,其特征在于:北斗定时单元7为协议处理单元5提供精确的定时,接口单元6为协议处理单元5提供网络数据,协议处理单元5将本身产生的协议处理数据和接收的网络数据复接之后送给调制解调单元4,调制解调单元4将收到复接后的数据进行编码调制之后形成基带信号,并将基带信号送给变频与滤波单元3,变频和滤波单元3将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混频,产生需要的射频信号,并将该射频信号发送到功放单元2进行功率放大;功放单元2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发送到天线1;天线1将射频信号发送到自由空间;天线1将接收到的无线信 号发送到变频和滤波单元3,变频和滤波单元3将无线信号混频、滤波和低噪声放大后送往调制解调单元4;调制解调单元4将数据进行解调处理之后送至协议处理单元5;协议处理单元5将信号分接出网络数据送至接口单元6;电源12提供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线自组网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协议处理单元5是由复接器8、分接器9、节点发现单元10和链路建立单元11构成,北斗定时单元7将精确的时间发送给复接器8,接口单元6将网络数据发送给复接器8,节点发现单元10将节点发现信令发送给复接器8,链路建立单元11将链路建立信令发送给复接器8,复接器8将复接后的数据发送给调制解调单元4,调制解调单元4将解调后的信号发送给分接器9,分接器9将分接后的网络数据发送至接口单元6,分接器9将分接后的节点发现信息发送至节点发现单元10,分接器9将分接后的链路建立信息发送至链路建立单元11,电源12提供各个模块的工作电压。
本实用新型相比背景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的是无中心自组网,无需设置中心站和天线对准,设备配置简单。
2.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扩频波形作为调制解调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具有很强的抗多径和抗干扰能力,大大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
3.本实用新型设备集成化程度高,因此体积小,重量轻,性能稳定可靠。
4.全IP传输。设备可直接接入到目前的各种IP网络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原理方框图。
图2是协议处理单元单元的电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线自组网的通信装置,由天线1、功放单元2、变频与滤波单元3、调制解调单元4、协议处理单元5、接口单元6、北斗定时单元7和电源模块12组成,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原理方框图,实施例按图1连接线路。北斗定时单元7将精确的定时信号发送给协议处理单元5;接口单元6将网络数据发送给协议处理单元5;协议处理单元5将收到的网络数据经过协议处理和复接后,将生成的复接信号送至基带信号送给调制解调单元4;调制解调单元4将收到的复接信号进行调制之后,将生成的基带信号送至变频和滤波单元3;变频和滤波单元3将收到的基带信号进行混频,产生需要的射频信号,并将该射频信号发送到功放单元2进行功率放大;功放单元2将放大后的射频信号发送到天线1;天线1将射频信号发送到自由空间;天线1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发送到变频和滤波单元3,变频和滤波单元3将无线信号混频、滤波和低噪声放大后送往调制解调单元4,调制解调单元4将信号进行解调处理后,将生成的待分接信号送至协议处理单元5;协议处理单元5将信号分接之后,将网络信号送给接口单元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50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网络终端的数据流量测量方法
- 下一篇:薄型复合式导流板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