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喷射液化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774.8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91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兆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B7/04 | 分类号: | B05B7/04;B05B7/12 |
代理公司: | 济南诚智商标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5 | 代理人: | 王汝银 |
地址: | 256200 山东省滨***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喷射 液化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淀粉喷射液化过程中使用的一种喷射液化器,具体说是一种高压喷射液化器,属于热泵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喷射器技术在国内的很多行业均已经得到广泛应用。作为利用流体来传递能量和质量的真空获得装置,其原理是使具有一定压力及流速的蒸汽流,流通通过对称均布成一定斜度的喷咀喷出,并聚合在一个焦点上。由于喷射蒸汽流速特别高,将压力能转变为动能,使吸气区压力降低产生真空。通过进料泵打入的淀粉乳被抽吸的气体攫走,经过和高压蒸汽的充分混合压缩,进行分子扩散来实现能量交换,其速度均衡。在经过阶梯状的扩散器后速度降低压力增高,从出料口喷出,完成整个工艺过程。
但是,现有的高压喷射液化气存在液化不均匀,从而对后续的糖化过滤等工艺过程的进行造成困难,最终降低收率。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液化不均匀,带来的后续工艺困难及收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根据出料的温度,来控制调节蒸汽进量,能够对应地对物料进量进行调节,从而保证喷射器内温度的恒定,确保液化的均匀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一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压喷射液化器,包括蒸汽进管、汽腔、物料进管、混合腔、扩散管、针阀、针阀直杆、U型导流筒及安装在所述混合腔的外部侧壁上,用来调节所述U型导流筒沿轴向上下移动的导流筒调节组件;蒸汽进管安装在汽腔的侧面,物料进管安装在混合腔的侧面,且在所述蒸汽进管的对侧,汽腔与混合腔之间密封连接,汽腔位于混合腔的下方;汽腔的内底面上设置锥形喷口,该锥形喷口沿轴向向混合腔内部延伸,且该锥形喷口的大口端向上;在汽腔内,对应锥形喷口沿轴向设置与锥形喷口同轴的针阀,针阀的大端面向上;针阀直杆的下端,部分伸入汽腔内,且固定连接在针阀的上端面,与针阀同轴设置;U型导流筒轴向设置在混合腔内,且U型导流筒的上端与锥形喷口的下端之间有间隙;物料进管的一端,部分伸入混合腔内,且该端的端口靠近U型导流筒的上端,且该端内腔的最上端高于U型导流筒的上端,该端的端面与U型导流筒的侧壁之间有间隙;扩散管轴向密封连接在混合腔的底部,并与混合腔连通;在汽腔顶部的外壁上固定安装一固定件,固定件上设有轴向的螺纹通孔;针阀直杆的顶端穿出固定件上的通孔,针阀直杆外壁与通孔螺纹配合;在针阀直杆的顶端设置用来调控针阀直杆轴向移动的升降调节部件。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调节部件为手阀。通过转动手阀,使所述针阀直杆螺旋上升或者下降,最终实现对针阀的上下位置的调节。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升降调节部件包括固定在针阀直杆顶端的一个蒸汽控制模头,所述蒸汽控制模头通过引线连接一A/D转换器的输出端口,所述A/D转换器的输入端口通过引线连接一温度传感器的输出端,所述温度传感器的输入端通过引线连接至所述扩散管的输出端口。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针阀的外周面的锥角为15度至80度。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针阀外周面与所述锥形喷口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调整范围为0mm至0.8mm。
作为进一步优化,所述锥形喷口的锥角为15度至80度。
作为更进一步优化,所述针阀外周面与所述锥形喷口内周面之间的间隙调整范围为0.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通过扩大或缩小针阀外周面与锥形喷嘴内周面之间的间隙,来控制蒸汽在喷嘴出口的有效流通截面积,在增加高压蒸汽动能的同时,还控制了高压蒸汽的单位输入量;高速流动的蒸汽与淀粉料液进行混合,一方面能够冲散淀粉料液中的蛋白类不溶物,形成絮凝沉淀,减轻后续糖化、过滤等工艺的负担;另一方面还促进了淀粉酶对支链淀粉的切割,提高糖化的收率;此外,因为在实际生产中,淀粉料液的初始温度存在不一致或者单位时间射入混合腔内的淀粉料液量也存在不同,所以通过对高压蒸汽的单位输入量的调节控制,能够确保高压喷射液化器内部温度的恒定,实现淀粉液化反应的均匀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蒸汽进管,2物料进管,3针阀,4针阀直杆,5混合腔,6 U型导流筒,7导流筒调节组件,8扩散管,9蒸汽控制模头,10 A/D转换器,11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未经兆光生物工程(邹平)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77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