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船舶保安的移动掩体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109.9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21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李修强;王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B63G13/00 | 分类号: | B63G1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佳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002 | 代理人: | 侯力 |
地址: | 300384 天津市西青***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船舶 保安 移动 掩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船舶保安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船舶防海盗的移动掩体。
背景技术
海盗行为和武装劫持船舶事件严重威胁船上人员、船舶和财产的安全,近几年,索马里海盗不断创新袭击手段、拓展作战区域、更新武器装备,配置了包括自动步枪、榴弹发射器等致命性武器,严重威胁着船员与船舶的安全,有效防范海盗关键在于船舶与船员的自我防御。目前,国际海事组织并未规定船舶配备防海盗系统、器械的类型与标准。实践中,大多数航运公司是根据国际海事组织的建议并结合船舶实际情况自行研制开发防海盗设备和防护装置。传统防海盗掩体大多为船上废弃钢板,虽然对海盗袭击时保护船员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大多比较笨重,依靠挂钩挂在船舶甲板栏杆上,可移动性能极差,不能自行站立,防护范围受到限制,在保护船员安全的同时遮挡了视线,不利于船上人员观察海盗登船形势。本实用新型设计带有两个支脚,能自行站立,底部设置万向轮,可在船舶甲板灵活移动,设计了观察孔,正反面贴有安全玻璃防爆膜,方便实时观察海盗情况,顶部设置有顶棚,可以防止海盗抛投重物从上部攻击,并可在雨中有效保护船上人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存在问题,提供一种用于船舶保安的移动掩体,该掩体可利用两个支脚自行站立,不需要依附于船舶甲板栏杆;利用设计在掩体背面的扶手和三个万向轮灵活移动;通过观察孔随时观察海盗形势和登船情况;中下部设置的工具箱,可用来防止各种防海盗工具,如自制榴弹炮等;通过顶部设置有顶棚,可以防止海盗抛投重物从上部攻击,并可在雨中有效保护船上人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船舶保安的移动掩体,由钢板掩体、两个支脚、两个边端万向轮、一个中间万向轮和钢板顶棚组成,钢板掩体上分别设有观察窗、把手和工具箱,观察窗上固定有两面粘贴防爆膜的玻璃,两个条形支脚焊接于钢板掩体的底部,两个边端万向轮分别与两个支脚固定,中间万向轮焊接于钢板掩体底部中间,钢板顶棚设置于钢板掩体的顶部。
所述掩体钢板高为180厘米、宽120厘米、厚为1厘米;顶棚钢板长为120厘米、宽为40厘米、厚度为1厘米;支脚长度40厘米;万向轮直径为10厘米;观察孔宽80厘米、高度20厘米;工具箱长10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该掩体利用船舶常用材料,成本低,便于制造,利用三个万向轮,在作用于扶手力时可是掩体灵活移动,可通过观察孔实时观察海盗情况,顶棚可以防护来自上方上方的攻击,工具箱可以放置自制榴弹炮等,不仅对船上人员起到了有效防护的作用,还使得船上人员在防御海盗袭击和登船时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变,提高了阻止海盗登船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图1为船舶保安移动掩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船舶保安移动掩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板掩体 2.支脚 3.边端万向轮 4.中间万向轮
5.钢板顶棚 6.观察窗 7.把手 8.工具箱。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用于船舶保安的移动掩体,由钢板掩体1、两个支脚2、两个边端万向轮3、一个中间万向轮4和钢板顶棚5组成,钢板掩体1上分别设有观察窗6、把手7和工具箱8,观察窗6上固定有两面粘贴防爆膜的玻璃,两个条形支脚3焊接于钢板掩体1的底部,两个边端万向轮4分别与两个支脚3固定,中间万向轮5焊接于钢板掩体1底部中间,钢板顶棚6设置于钢板掩体1的顶部。
该实施例中,体钢板高为180厘米、宽120厘米、厚为1厘米;顶棚钢板长为120厘米、宽为40厘米、厚度为1厘米;支脚长度40厘米;万向轮直径为10厘米;观察孔宽80厘米、高度20厘米;工具箱长100厘米、宽20厘米、高20厘米。
该移动掩体的使用方法:当海盗从海面攻击船舶和船上人员时,船上人员可利用钢板背面的扶手驱动掩体,将力作用于三个万向轮使掩体可在四自由度灵活移动,以便于船上人员在海盗攻击位置发生改变、登船位置发生改变或者根据防御需要移动时掩护自身。观察孔用于掩体后人员随时观察海盗情况,顶棚用于掩体上方防护。工具箱用来存放船舶防海盗工具和船员自制防海盗设备,如榴弹炮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理工大学,未经天津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1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采掘机和用于采掘机的吊杆
- 下一篇:一种漏雨人孔盖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