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交流电驱动LED灯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4082.3 | 申请日: | 2013-11-2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0840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 发明(设计)人: | 陈志明;顾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志明;顾伟;苏州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5B37/00 | 分类号: | H05B37/00 |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刘楠 |
| 地址: | 550200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交流电 驱动 led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交流电驱动LED灯,属于LED灯制作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采用LED灯作为照明系统的寿命主要取决于LED灯的直流驱动电源质量,而直流驱动电源质量的质量和使用寿命主要是取决于驱动电源中的电容器原件,由于在现有技术中的LED灯照明装置中主要是采用直流电驱动LED灯,因此在现有的LED灯照明装置中,其直流电源是故障率最高的配件,这给整套LED灯系统带来了使用寿命短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整套LED灯系统在通常的使用情况下,其驱动电源中电容器中的电解液不会超过三年就蒸发了,从而造成LED灯不亮等故障,大大缩短了LED灯的使用寿命。因此现有的直流电驱动的LED灯的使用效果还是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直接使用交流电源驱动、并且无电容器件、工作效率较高、能耗较低的交流电驱动LED灯,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构成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流电驱动LED灯,包括设有LED发光二级管的电子芯片,其电子芯片由第一LED发光二级管、第二LED发光二级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稳压二极管及第二稳压二极管相互连接组成,即第一LED发光二级管的阳极与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电子芯片的交流电源的一个连接端并与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LED发光二级管的阴极连接,第二LED发光二级管的阳极与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稳压二极管的阳极为电子芯片的交流电源的另一个连接端并与第一电阻的一端连接,第一电阻的另一端接第一LED发光二级管阴极;电子芯片贴合在蓝宝石的表面上,蓝宝石的底面贴合在一个铜质材料的金属基座上,并且电子芯片的两个交流电源连接端分别通过金属导线与金属引脚连接,电子芯片和蓝宝石通过荧光胶被封盖在金属基座上,焊接有金属导线的金属引脚的一端通过PPA树脂封装在金属基座上并与金属基座相互绝缘,在金属导线上和荧光胶的表面上封盖有软硅胶透镜,并且软硅胶透镜与金属基座和PPA树脂连接成一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通过直接在一块电子芯片上制作出两个LED发光二级管,并使设置在电子芯片上的两个LED发光二级管与电源连接的极性相反,同时将电子芯片通过蓝宝石直接贴合在一个散热的金属基座上,这样在采用交流电进行直接驱动时,能够迅速地将LED发光二级管所发出的热能通过金属基座和金属导线及金属引脚散发出去;此外,本实用新型在两个LED发光二级管的电路上都分别串联了稳压二极管和电阻,并且将LED发光二级管、稳压二极管和电阻都集中制作在同一个电子芯片上,这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交流电的交变电流对LED发光二级管的冲击,而且还能有效地使一个LED发光二级管在发光工作的时候,另一个不发光的LED发光二级管能迅速地得到冷却,即使两个LED发光二级管交替工作和交替停止工作,从而大大地延长了LED发光二级管的使用寿命;同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在荧光胶的表面上覆盖软硅胶透镜的结构,根据人体视觉暂留每秒24.及交流50赫兹的频率的特点,该结构能够有效地减轻和避免两个发光二级管在交替工作时所产生的闪烁现象。因此,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不仅具有能够直接使用交流电源驱动工作、工作时无电容器件的优点,而且还具有工作效率较高、能耗较低、使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交流电驱动LED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子芯片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金属引脚,2-PPA树脂,3-金属导线,4-荧光胶,5-电子芯片,6-软硅胶透镜,7-金属基座,8-蓝宝石,D1-第一LED发光二级管,D2-第二LED发光二级管,R1-第一电阻,R2-第二电阻,W1-第一稳压二极管,W2-第二稳压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志明;顾伟;苏州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陈志明;顾伟;苏州伟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0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