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老年人折叠座椅拐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4025.5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5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徐振;阮越广;陈沉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A45B5/00 | 分类号: | A45B5/00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欣专利事务所 33209 | 代理人: | 董力平 |
地址: | 31005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老年人 折叠 座椅 拐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拐杖,特别是一种老年人折叠座椅拐杖。
背景技术
老年人身体虚弱,走动时间太长会感觉很累,尤其是一些腿脚不方便、需要使用拐杖的老年人,感觉累的时候只能慢慢拄着拐杖走到最近的座椅坐下休息,但有时很难找到休息用的座椅,就只能坐在花坛边等地方,很不方便。另一方面,行动不便的老年人也可随身携带折叠的小凳子,但多携带一件物品比较麻烦,不用的时候需要拎在手上,也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功能多样、使用方便可靠的老年人折叠座椅拐杖。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老年人折叠座椅拐杖包括把手和主支杆,所述把手的底端与主支杆的顶端连接固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座板、上支撑套、下支撑套、连接杆、支腿、弹簧卡扣、弹簧卡扣孔、座板支孔、座板卡扣、座板缺口和座板支杆,所述的支腿至少有三条,所述的座板支杆至少有两根,所述的座板支孔的数量与座板支杆的数量一致;所述的主支杆上套有上支撑套和下支撑套,上支撑套采用连接杆与座板连接,座板支杆的一端与下支撑套活动连接;所述座板的上侧边设置有座板缺口,座板的底部设置有座板卡扣和座板支孔;所述上支撑套的侧面设置有弹簧卡扣孔,所述把手的侧面设置有弹簧卡扣;所述支腿的顶端与主支杆的底端活动连接。座板不使用时可收起,并通过相互匹配卡住的弹簧卡扣和弹簧卡扣孔以及座板卡扣和主支杆定位,支腿合拢收起,整体可作为普通的拐杖使用;座板需使用时可展开,并通过相互匹配卡住的座板支杆和座板支孔以及座板缺口和主支杆定位,支腿展开作为座椅的支脚,整体可作为座椅使用;一物两用,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方便且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连接杆有两根,两根连接杆对称连接在上支撑套的两侧。两侧连接更平稳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座板缺口位于两根连接杆与座板的连接处之间。座板缺口的位置设置使其正好在座板展开时能让主支杆卡入,使座板定位更牢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相邻两条支腿之间采用一根支腿连接杆连接,且支腿连接杆为可折叠的结构。支腿连接杆使支腿展开时相互连接,结构更牢固,且可使多条支腿达到联动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腿有三条,所述的支腿连接杆有三根。三点构成一个面,三条支腿和三根支腿连接杆的结构支撑可靠。
本实用新型所述主支杆的底端连接有中心杆,该中心杆的长度小于支腿的长度。中心杆可在各支腿的中心位置作为辅助支撑,作为座椅时使用更安全可靠。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座板和支腿收起时可作为普通的拐杖使用,座板和支腿展开时可当作座椅,一物多用、功能多样,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座板和支腿收起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座板和支腿展开的示意图。
图中:把手1、主支杆2、座板3、上支撑套4、下支撑套5、连接杆6、支腿7、支腿连接杆8、中心杆9,弹簧卡扣11、弹簧卡扣孔41、座板支孔31、座板卡扣32、座板缺口33、座板支杆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参见图1-图3,本实施例包括把手1、主支杆2、座板3、上支撑套4、下支撑套5、连接杆6、支腿7、支腿连接杆8、中心杆9、弹簧卡扣11、弹簧卡扣孔41、座板支孔31、座板卡扣32、座板缺口33和座板支杆51;其中,连接杆6有相同长度的两根,支腿7有相同长度的三条,支腿连接杆8有三根,座板支孔31有两个,座板支杆51有相同长度的两根。
在本实施例中,把手1的底端与主支杆2的顶端连接固定,主支杆2的底端与中心杆9的顶端连接固定;中心杆9的周围等间隔设置有三条支腿7,三条支腿7的顶端均与主支杆2的底端活动连接;相邻的两条支腿7之间采用一根支腿连接杆8连接,支腿连接杆8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条支腿7的中部,支腿连接杆8可折叠并收入中心杆9支腿7之间,中心杆9的长度小于支腿7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未经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402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