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搅拌桩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2860.5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8080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03 |
| 发明(设计)人: | 林思军;陈克明;张鹏;袁波;周明辉;孙淑欣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盛泰安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12 | 分类号: | E02D27/1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000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搅拌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新型搅拌桩,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水泥搅拌桩是利用水泥作为固化剂的主剂,是软基处理的一种有效形式,利用搅拌桩机将水泥喷入土体并充分搅拌,使水泥与土发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使软土硬结而提高基础强度。软土基础经处理后,加固效果显著,可很快投入使用。适用于处理淤泥、淤泥质土、泥炭土和粉土土质。
水泥搅拌桩按材料喷射状态可分为湿法和干法两种。湿法以水泥浆为主,搅拌均匀,易于复搅,水泥土硬化时间较长;干法以水泥干粉为主,水泥土硬化时间较短,能提高桩间的强度。但搅拌均匀性欠佳,很难全程复搅。
在搅拌桩的施工过程中,因为环境差异性,因此需要结合不同形式的施工方法进行施工,从而浇铸出不同的搅拌桩。在一些搅拌桩的施工现场,因为环境限制,也不敢仅仅局限于一种搅拌桩的施工方法,还需要借助于其他建筑材料共同施工,因而共同解决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这些建筑施工环境因此也有所不同,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予以使用,其中,有一些是采用长度不同的桩施工,也有一些采用不同的强度材料施工,还有一些是结合地质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打井施工,形式多样,以便满足不同的施工环境需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搅拌桩,以便能够根据施工环境的不同进行不同的施工,将多种搅拌桩的施工模式相互结合,以便采用不同的施工打桩方式,来满足现场环境各异造成的施工方式多样化,从而满足打桩的需要,更加安全地打桩保护建筑根基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搅拌桩包括地基,在地基的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砂质腔,砂质腔内设置有砂质腔;砂质腔下方设置有钢筋桩;地基的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桩,搅拌桩与钢筋桩采用横向钢筋相连接;钢筋桩之间设置有袋装砂井;地基与砂质腔、搅拌桩之间铺设有砂垫层。
进一步地,砂垫层厚度为10~30cm。
进一步地,袋装砂井中设置有搅拌混凝土和袋装砂砾。
进一步地,砂质腔为砂砾、水泥混合物。
该实用新型中,根据环境的不同,采用多种搅拌桩进行施工固定地基,其中,针对常规的地质情况,根据强度设计出不同密度的搅拌桩施工和布置,而对于软土及一些地质差的地方,则采用底层打桩,上侧放置砂质腔,一方面可以避免搅拌桩打桩强度大,另一方面也可以弥补打桩不足,采用砂质腔弥补打桩的不足。对于坑洼地段,采用钢筋桩布置出多个袋装砂井,从而在打桩的同时,也将那些挖出的泥土之类参合砂砾重新制成袋装材料,从而填补在钢筋桩之间的袋装砂井中,既可以填补空隙,也可以减少泥土的搬运过程。在设置好桩结构后,再在上层铺设砂垫层作为缓冲层,既可以美化环境,也可以起到对搅拌桩、砂质腔、袋装砂井的填隙作用和保护作用,还可以起到缓冲用,避免地基之间与桩体接触。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设置不同形式的搅拌桩形式,根据环境结合使用,既能弥补打桩填隙材料的不足,也能充分发挥多种形式的搅拌桩相互结合增强打桩的效果,特别适合复杂环境下不同的打桩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说明,1、搅拌桩;2、砂质腔;3、地基;4、砂垫层;5、钢筋桩;6、袋装砂井;7、横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描述,以便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的一种新型搅拌桩包括地基3,在地基3下方一侧位置设置有砂质腔2,砂质腔2内设置有砂质腔;砂质腔2下方设置有钢筋桩5;地基3下方的另一侧设置有搅拌桩1,搅拌桩1与钢筋桩5采用横向钢筋7相连接;钢筋桩5之间设置有袋装砂井6;地基3与砂质腔2、搅拌桩1之间铺设有砂垫层4。
砂垫层4厚度为10~30cm。袋装砂井6中设置有搅拌混凝土和袋装砂砾。砂质腔2为砂砾、水泥混合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盛泰安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青岛盛泰安装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286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快速组装的地下通道
- 下一篇:一种重锤自动脱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