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薄壁低压电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2840.8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7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季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欧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7/02 | 分类号: | H01B7/02;H01B7/18;H01B5/08 |
代理公司: | 上海思微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37 | 代理人: | 郑玮 |
地址: | 2153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薄壁 低压 电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线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薄壁低压电线。
背景技术
汽车电线是汽车电器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元气件之一。随着汽车电器的大量应用,现代汽车电子化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每辆汽车所用的导线数量和种类成倍地增加。
随着汽车传输容量的急剧膨胀,汽车内布线空间也越发紧张,汽车电器的连接和传输方式也在发生变化,目前薄壁、超薄壁、细线径电线成为主流。薄壁线的出现,不仅减轻了导线本身的重量,缩小了体积,更为基座的小型化提供了条件。
但随着电线壁厚的缩小,其耐磨性能随之大大降低,而电线的壁厚不均更进一步加剧了局部耐磨性能的降低,一旦因绝缘层磨损而产生电击穿,其后果将非常严重。
目前为了提高薄壁电线的耐磨性能一般都着眼于绝缘层本身性能的提高,比如通过材料的选择和绝缘层的加工方法等涉及到一系列材料的改性,难度较大。并且即使绝缘层本身耐磨性提高了也无法规避因壁厚不均造成的局部耐磨性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薄壁低压电线壁厚不均造成的局部耐磨性低,安全性差,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薄壁低压电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所述薄壁低压电线包括绞合导体和包覆在绞合导体表面的固定层和包覆在固定层表面的绝缘层,所述固定层为PVC热收缩膜,所述绞合导体由7或19根单丝导体绞合组成,所述绞合导体的横截面为正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固定层的厚度为0.03-0.07mm。
进一步,所述单丝导线的直径相同,直径为0.15-0.32mm。
进一步,所述绞合导体由7根单丝导体绞合时,所述绞合导体的横截面从内到外分为第一层和第二层,所述第一层包括1根单丝导体,所述第二层包括6根单丝导体,所述6根单丝导体的轴心连线构成正六边形。
进一步,所述绞合导体由19根单丝导体绞合时,所述绞合导体的横截面从内到外分为第一层、第二层和第三层,所述第一层包括1根单丝导体,所述第二层包括6根单丝导体,所述6根单丝导体的轴心连线构成内正六边形,所述第三层包括均布的12根单丝导体,所述12根单丝导体的轴心连线构成外正六边形,所述内正六边形和外正六边形同心且对应的边平行。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的最小厚度为0.18-0.23mm,所述绝缘层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为0.04-0.06mm。
进一步,所述绝缘层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固定层和绝缘层双层包覆绞合导体,大大提高了单丝导体绞合的绞合导体的同心度和圆整度,并且双层保护形式提高了安全系数,绝缘壁的壁厚均匀,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差大大缩小,实现了相同外径的情况下最小壁厚更厚增加了耐磨安全性,或者相同最小壁厚的情况下外径最小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薄壁低压电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所述薄壁低压电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所述薄壁低压电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图中所示:1-绞合导体,2-固定层,3-绝缘层;
11-单丝导体,12-第一层,13-第二层,14-正六边形,15-第三层,16-内正六边形,17-外正六边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薄壁低压电线包括绞合导体1、包覆在绞合导体1表面的固定层2和包覆在固定层2表面的绝缘层3,所述固定层2为PVC热收缩膜。
所述固定层2的厚度为0.03mm。
如图2所示,所述绞合导体1由7根单丝导体11绞合组成,所述绞合导体1的横截面从内到外分为第一层12和第二层13,所述第一层12包括1根单丝导体11,所述第二层13包括6根单丝导体11,所述6根单丝导体11的轴心连线构成正六边形14。
所述单丝导线11的直径相同,直径为0.32mm。
所述绝缘层2的最小厚度为0.23mm,所述绝缘层2最大厚度与最小厚度的差为0.06mm。
所述绝缘层2的材料为聚氯乙烯。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
所述固定层2的厚度为0.08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欧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欧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28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影像检测治具
- 下一篇:一种高比重永磁无刷直流陀螺电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