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太阳能通风帽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2774.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3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蒋达华;袁威;朱贞颖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A42B1/24 | 分类号: | A42B1/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41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通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散热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太阳能通风帽。
技术背景
在夏季炎热的环境中,外出必不可少;在室外劳动工作、外出旅行,太阳帽已经成为了大多数人的理想选择,但传统的太阳帽透气性不佳,易使头部出汗,降低了人体的舒适度。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太阳帽存在的透气性不佳,易使头部出汗,人体舒适度差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透气性好,不易出汗,舒适度好的太阳能通风帽。
(2)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这样一种太阳能通风帽,包括有外层帽盖、外层帽檐、内层帽盖、内层帽檐、太阳能电池板、导线、蓄电池、增压风扇、网状进风口、导风通道、孔状出风口、环形出风口、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安装在外层帽檐和内层帽檐之间,增压风扇安装在内层帽盖和外层帽盖之间,蓄电池安装在增压风扇下方,蓄电池与增压风扇连接,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在外层帽檐上,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连接蓄电池,外层帽盖上设有网状进风口,内层帽盖和外层帽盖之间设有导风通道,内层帽盖上设有孔状出风口,内层帽檐上设有环形出风口。
优选地,所述太阳能电池板的电能可以由蓄电池储存。
优选地,所述增压风扇可以设有开关。
优选地,所述孔状送风口的孔的直径为2-3mm。
优选地,所述环形出风口与内层帽檐的角度可以为15°~90°。
优选地,所述环形出风口与内层帽檐的角度可以为45°或60°。
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为条形支撑板。
工作原理:太阳能电池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过导线传递给蓄电池,蓄电池驱动增压风扇转动,外部空气被增压风扇从网状进风口吸入,气流经过增压后进入导风通道,通过孔状出风口形成头部送风气流,通过环形出风口形成稳定向下的环形空气幕,空气幕阻挡外界热源,从而实现防暑降温的功能。
(3)有益效果
有效地解决了传统太阳帽透气性不佳,易使头部出汗,人体舒适度差的问题,实现了透气性好,不易出汗,舒适度好的防暑降温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太阳能通风帽结构示意图。
图2为太阳能电池板分布示意图。
图3为孔状出风口的平面布置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外层帽盖、2-外层帽檐、3-内层帽盖、4-内层帽檐、5-太阳能电池板、6-导线、7-蓄电池、8-增压风扇、9-网状进风口、10-导风通道、11-孔状出风口、12-环形出风口、13-支撑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太阳能通风帽,如图1所示,包括有外层帽盖1、外层帽檐2、内层帽盖3、内层帽檐4、太阳能电池板5、导线6、蓄电池7、增压风扇8、网状进风口9、导风通道10、孔状出风口11、环形出风口12、支撑装置13,支撑装置13安装在外层帽檐2和内层帽檐4之间,增压风扇8安装在内层帽盖3和外层帽盖1之间,蓄电池7安装在增压风扇8下方,蓄电池7与增压风扇8连接,太阳能电池板5安装在外层帽檐2上,太阳能电池板5通过导线6连接蓄电池7,外层帽盖1上设有网状进风口9,内层帽盖3和外层帽盖1之间设有导风通道10,内层帽盖3上设有孔状出风口11,内层帽檐4上设有环形出风口12,所述环形出风口12与内层帽檐4的角度为15°,所述孔状送风口11的孔的直径为2mm,所述太阳能电池板5的电能可以由蓄电池7储存,所述增压风扇8可以设有开关,所述支撑装置13为条形支撑板。
太阳能电池5把光能转化成电能,电能通过导线6传递给蓄电池7,蓄电池7驱动增压风扇8转动,外部空气被增压风扇8从网状进风口9吸入,气流经过增压后进入导风通道10,通过孔状出风口11形成头部送风气流,通过环形出风口12形成稳定向下的环形空气幕,空气幕阻挡外界热源,从而实现防暑降温的功能。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理工大学,未经江西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277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