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缝隙承插式排水沟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2756.6 | 申请日: | 2013-11-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843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02 |
| 发明(设计)人: | 邵建惠;姚吉;蒋彭坤;胡广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广银 |
| 主分类号: | E03F5/046 | 分类号: | E03F5/04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缝隙 承插式 排水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道路排水设施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缝隙承插式排水沟。
背景技术
城市的公交站处为了方便公交车停靠,路沿一般会向人行道一侧凹进形成车辆停靠位,下雨时凹进的路沿使雨水难以排出从而在公交站处形成积水,而公交站处人流量又相对较大,地面积水给人们上下车造成很大困扰,现有道路修建时大多是在路面的下方的排水管上放置排水箅,而排水箅面积较大,上面的栅栏孔对人们上下车会造成干扰,尤其对于穿高跟鞋的女性,鞋跟很容易进入栅栏孔中发生危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缝隙承插式排水沟,解决现有公交车站处的排水箅影响人们正常上下车的缺陷。
为了实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缝隙承插式排水沟,包括有沿着路基下方设置的流水槽,流水槽上方设置有水平的支承板,沿着支承板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与流水槽内部上下贯通的透水缝隙,沿着透水缝隙顶部内缘两端均匀设置有连接筋条。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流水槽底部为半圆弧形,流水槽底部两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分别与支承板的一端以及透水缝隙的底部一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紧靠公交车站的路沿石下方设置,透水缝隙紧贴着路沿石且横向面积小,不仅能够将积水快速引入流水槽,同时不会影响乘客上下车,防止发生意外。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流水槽,2.支承板,3.透水缝隙,4.连接筋条,5.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缝隙承插式排水沟,如图1所示,包括有沿着路基下方设置的流水槽1,流水槽1上方设置有水平的支承板2,沿着支承板2的一侧边缘处设置有与流水槽1内部上下贯通的透水缝隙3,沿着透水缝隙3顶部内缘两端均匀设置有连接筋条4。
具体实施时,流水槽1底部优选为半圆弧形,能够保证雨水的快速流动,流水槽1底部两侧边缘垂直向上延伸分别与支承板2的一端以及透水缝隙3的底部一端连接,向上延伸的部分可以扩大流水槽1内部空间,增大排水能力。如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采用分段式结构,每段长度为300mm,高度为200mm,宽度100mm,其中流水槽1的高度为100mm,透水缝隙3的高度为100mm,每段排水沟采用一体式浇筑而成。安装时,流水槽1整体嵌入混凝土路基中,透水缝隙3紧靠路沿石下方,顺着路沿石将每段排水沟头尾相接布置好,排水沟布置好后支承板2与混凝土路基平行,随后开始在混凝土路基及支承板上2铺设沥青路面,沥青路面一般厚度为100mm左右,与透水缝隙3的高度相适应,沥青路面铺设好后,路面与透水缝隙3的上缘平行。透水缝隙3两侧的竖板5之间每间隔一段距离设置有一个连接筋条4,连接筋条4能够增强透水缝隙3处的结构强度,防止沥青路面的在热胀冷缩时将透水缝隙3处的竖板5挤压变形。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上述实施方式和说明书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广银,未经胡广银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275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污水池的自动虹吸抽水装置
- 下一篇:海洋石油平台地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