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雨量计用盛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2553.7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436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海铨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银邦恒世工贸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W1/14 | 分类号: | G01W1/14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永裕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6 | 代理人: | 杨启成 |
地址: | 528200 广东省佛山市南***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雨量计 用盛水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计量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雨量计一般包括盛水器、设置在盛水器下面出口处的翻斗、设置在翻斗两侧的感应器,翻斗是两端是排泄口的槽状物,槽状物的中间设置有分隔墙,将槽状物分隔成两个容积及重量大小相同的容腔,槽状物底部中间通过轴转动设置在基座上,在基座两侧相对转轴对称处设置有止面,对应止面的翻斗的侧面的两边设置有凸块。为了防止沙尘通过盛水器进入翻斗,盛水器上设置有筒形过滤网,出口向下的筒形过滤网的下端通过螺母固定在盛水器底端。平时,翻斗向其中一端倾斜,使另一端翘起,以便另一端能容纳一定的雨水。当下雨时,盛水器收集雨水并将雨水导入翘起的容腔内,当容腔内的雨水达到一定量后,其重量大于倾斜的那一端,这样,在重力的作用下,翘起的那端向下摆动,使雨水倾倒出来,而原来倾斜的那端翘起,接收雨水,原来翘起的那端向下摆动时,触动感应器,感应器向控制装置输出一电信号,使控制装置计算一次,理论上由于容腔接收水的量是固定不变的,这样,只要计算翻斗倾倒的次数就能自动计算出下雨的量。此种雨量计,使用一定时间后,由于过滤网塞满沙尘,因此,需要将将过滤网拆卸下来,受过滤网的固定结构所限制及沉积的赃物所影响,拆卸比较困难,需要专用工具,而且,拆卸过程中,容易损伤盛水器,导致盛水器因损伤而报废。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过滤网容易拆装的、拆装时不会破坏盛水器的雨量计用盛水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包括漏斗式容腔、设置在漏斗式容腔底端的底部带有出水口的筒状容腔,过滤网是底端是开口的筒状物,过滤网的下端设置在漏斗式容腔底端的筒状容腔内,在过滤网的下端与漏斗式容腔底端的筒状容腔间设置有密封圈。
使用一定时间后,当过滤网塞满沙尘需要更换或者清洗时,只需要网上拔出过滤网即可,安装新的过滤网时,只需要将带有密封圈的过滤网插进漏斗式容腔底端的筒状容腔内即可。
在过滤网下端侧面或者在漏斗式容腔底端的筒状容腔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以便有效地定位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由于无需要专用工具且无需要旋转力就能拆装过滤网,因此,具有过滤网容易拆装的、拆装时不会破坏盛水器的、结构简单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雨量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盛水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带有过滤网10的盛水器1、设置在盛水器1下面出口处的翻斗2、设置在翻斗2两侧的感应器3,翻斗2是两端是排泄口2a的槽状物,槽状物2的中间设置有分隔墙4,将槽状物2分隔成两个容积及重量大小相同的容腔2b,翻斗2转动设置在基座5上,在基座5两侧相对转轴对称处设置有止面6,对应止面6的翻斗2的侧面的两边设置有凸块7,感应器3包括设置在翻斗2两边侧面的永磁体块3a、与永磁体块3a对应的设置在基座5两边的磁感应器3b,翻斗2底部设置有带有转轴8的底座9,转轴8轴线处于接水槽2中间的向下的垂直线A上,转轴8的轴线到翻斗2底部的垂直距离为1—5cm。翻斗2通过转轴8转动设置在基座5上。底座9呈倒等边三角形状,转轴8设置在倒等边三角形状底座9的下角9a上,盛水器1包括漏斗式容腔1a、设置在漏斗式容腔1a底端的底部带有出水口1b的筒状容腔1c,过滤网10是底端是开口的筒状物,过滤网10的下端设置在漏斗式容腔1a底端的筒状容腔1c内,在过滤网10的下端与漏斗式容腔1a底端的筒状容腔1c间设置有密封圈11。
在过滤网10下端侧面或者在漏斗式容腔底端的筒状容腔内壁设置有密封圈槽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银邦恒世工贸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银邦恒世工贸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25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全天候组合式光缆走向标示装置
- 下一篇:红外植入式白蚁危害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