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918.4 | 申请日: | 2013-11-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5595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林永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市皓丰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J3/04 | 分类号: | A61J3/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郑书利 |
地址: | 3250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全自动 智能 制造 药贴热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
背景技术
国内的药贴一般采用半自动化设备制造,整个流水线需要多个工人进行控制,耗费人工较多,而且质量参差不齐。
目前只有澳大利亚曾经制造过全自动的药贴制造机,该设备主要用于麻醉贴的制造,但是其设备的结构原理完全不同于本专利涉及的结构,而且存在造价高昂的缺陷。
发明内容
鉴于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封效果更好且可避免物料被烫坏的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包括在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流水线上依次分布的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和环形边沿烫压装置,所述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包括环状分布的弧形凸起,弧形凸起配置有带弧形凹陷的第一底模,所述圆形压痕烫压装置的圆形烫压端头所在的模架配置有支承柱,支承柱配置有第一上顶汽缸并由第一上顶汽缸驱动圆形烫压端头所在的第一模架上下移动,所述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环形烫压端头所在的第一模架配置有支承柱,所述环形烫压端头配置有第二平面底模,支承柱配置有第二上顶汽缸并由第二上顶汽缸驱动环形烫压端头所在的第二模架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受中央处理器控制,烫压间隙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和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支承柱分别被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上顶促使圆形烫压端头和环形烫压端头远离被加工物料,待进行烫压加工时汽缸复位促使圆形烫压端头和环形烫压端头靠近被加工物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中,依次分布的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和环形边沿烫压装置可分别在药贴的厚铝箔上形成环形凹坑压痕和在环形凹槽压痕外围形成环形烫压面,使药贴形成两道密封防线,可提升密封效果。并且通过中央处理器控制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的移动,使圆形烫压端头和环形烫压端头只在烫压作业时靠近被加工物料,而平时则被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控制远离物料,从而可避免圆形烫压端头和环形烫压端头长时间近距离接近物料,避免其烫坏物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圆形压痕烫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的圆形压痕烫压装置的弧形凸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的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圆形烫压端头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表示了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施例,下面将进一步描述其实施例的各有关细节及其工作原理。
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药贴热封装置6,包括在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流水线上依次分布的圆形压痕烫压装置601和环形边沿烫压装置602,所述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包括环状分布的弧形凸起605,弧形凸起605配置有带弧形凹陷的第一底模,所述圆形压痕烫压装置的圆形烫压端头607所在的第一模架604配置有支承柱603,支承柱603配置有第一上顶汽缸并由第一上顶汽缸驱动圆形烫压端头607所在的第一模架604上下移动,所述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环形烫压端头608所在的第二模架606配置有支承柱603,所述环形烫压端头608配置有第二平面底模,支承柱603配置有第二上顶汽缸并由第二上顶汽缸驱动环形烫压端头608所在的第二模架606上下移动;所述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受中央处理器控制,烫压间隙圆形压痕烫压装置和环形边沿烫压装置的支承柱603分别被第一上顶汽缸和第二上顶气缸上顶促使圆形烫压端头607和环形烫压端头608远离被加工物料,待进行烫压加工时汽缸复位促使圆形烫压端头607和环形烫压端头608靠近被加工物料。本实用新型的背景技术可参看申请人同日申请的名称为全自动智能药贴制造机的实用新型专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市皓丰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温州市皓丰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91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