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设备故障报警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1659.5 | 申请日: | 2013-11-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73293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李传聪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传聪 |
主分类号: | G05B19/048 | 分类号: | G05B19/04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7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设备 故障 报警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设备故障的采集和传输领域,具体为一种设备故障报警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往往缺乏报警机制,使工作人员不能及时的了解,造成不必要的损失,部分机械设备虽具备报警系统,但是报警开关离设备有一定距离,因此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工作人员不能够及时按下报警开关,因此需要一种报警系统或者机构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设备故障报警开关,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设备故障报警开关,具体包括:单片机系统、无线发射模块、按钮、外壳。
所述单片机系统、无线发射模块相互电连接于外壳内部,外壳外部连接有由内部控制的三个按钮。
所述单片机系统一端通过电连接机床的工作灯,另一端通过TXD的输出端口和RXD输入端口与无线发射模块电连接。
所述按钮包含有机械故障按钮AN1、电气故障按钮AN2、修复确认按钮AN3,且其间为并联电连接。
所述AN1、AN2、AN3分别通过P1.0、P1.1、P1.2端口与单片机系统连接,P1.3、P1.4、P1.5端口分别先串联一个发光二极管,再并联接电源VCC。
所述单片机系统的集成电路型号为AT89C205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设备报警开关安装于设备上,实现及时报警应答处理、信息查询和处理、设备运行状态显示等,有效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未及时报警而产生的设备损耗以及其他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在图中:1-单片机系统、2-无线发射模块、3-按钮、4-外壳。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一种设备故障报警开关,包括单片机系统、无线发射模块、按钮和外壳。
所述单片机系统1、无线发射模块2相互电连接于外壳内部,外壳4外部连接有由内部控制的三个按钮3。
所述单片机系统1通过电连接机床的工作灯,另一端通过TXD的输出端口和RXD输入端口与无线发射模块2电连接。
所述按钮3包含有机械故障按钮AN1、电气故障按钮AN2、修复确认按钮AN3,且其间为并联电连接。
所述单片机系统1的集成电路型号为AT89C2051。
AN1、AN2、AN3分别通过P1.0、P1.1、P1.2端口与单片机系统连接,P1.3、P1.4、P1.5端口分别先串联一个发光二极管,再并联接电源VCC。
X1、X2分别先串联一个30P的电容,后并联于无线发射模块内的GND信号端口。
设备有故障时,单片机系统1收到信号通过TXD的输出端口和RXD输入端口发送至无线发射模块2,然后无线发射模块2收到信号在发射故障信号,利用LED指示灯使按钮3上方指示灯闪烁,同时无线发射模块2向主机接收端发送故障代码,主机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后,回传该数据,发送端比对发、收数据;发、收数据一致时,指示灯熄灭,表示数据已正确传输,否则,传输失败,继续发送。
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及时报警应答处理、信息查询和处理、设备运行状态显示等,有效避免因设备出现故障导致未及时报警而产生的设备损耗以及其他安全隐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传聪,未经李传聪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165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石墨烯层、膜材、其制备方法及柔性显示器件
- 下一篇:一种标签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