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尿管有效
| 申请号: | 201320730423.X | 申请日: | 2013-11-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00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亮 |
| 主分类号: | A61M25/10 | 分类号: | A61M25/10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黎双华 |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杭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尿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尿管,属医疗辅助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医学领域内科疾病、外科疾病、妇产科疾病、骨科疾病及泌尿科疾病需插入导尿管,留置导尿。导尿管是一种常用的医疗辅助器械,可以经由病人尿道插入膀胱以便引导尿液流出。导尿管插入膀胱后,靠近导尿管头端有一个球囊,用以使导尿管固定留置在膀胱内而不易脱出,导尿管的引流部分连接尿袋收集尿液。留置尿管常见问题有尿路感染、引流不畅、拔管困难、膀胱痉挛或挛缩等,但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泌尿系感染。膀胱底内面的一个三角形区域,位于两输尿管口与尿道内口之间。膀胱三角是肿瘤、结核和炎症的好发部位,是膀胱镜检查的重点区域。
现有技术中,带侧球囊的导尿管在球囊充水或充气后球囊壁植入体内后,因无定位标记功能,无法准确定位,有可能持续刺激摩擦膀胱三角,诱发炎症,病人出现尿频、尿急、下腹部憋胀不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侧球囊充水或充气后球囊壁植入体内后,因无定位标记功能,无法准确定位,有可能持续刺激摩擦膀胱三角,诱发炎症,病人出现尿频、尿急、下腹部憋胀不适现象,提供一种可定位侧球囊位置的导尿管,解决了现有侧球囊导尿管的上述缺陷,避免患者在使用过程中产生的多种并发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导尿管,包括管体、尖端、侧球囊、侧球囊囊腔、排泄腔、通球囊囊腔的注水或注气管腔,侧球囊位于靠近尖端的任一侧的管体上;通球囊囊腔的注水或注气管腔位于管体内,与侧球囊囊腔相通;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管体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用于指示侧球囊朝向的定位标记符号。
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侧球囊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通过定位标记线可以准确的将侧球囊置于膀胱三角的对面,管体在尿道括约肌的固定下,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不脱出,不压迫或刺激膀胱三角,患者无痛苦,临床应用成效显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标记符号为直线或虚线线条,设于与侧球囊同侧的管体壁上,与侧球囊在管体壁上的中心线重合。导尿管置于膀胱后的侧球囊在注水或注气状态下,只需将直线或虚线线条的定位标记符号处于正上的位置,即可将侧球囊置于膀胱三角的对面。定位标记直观醒目,使用简单方便。
所述定位标记符号设于导尿管管体的外壁上。
所述管体由可挤压及可模塑材料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导尿管结构简单,通过定位标记线可以准确的将侧球囊置于膀胱三角的对面,不会压迫或刺激膀胱三角,使患者无痛苦,临床应用成效显著。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导尿管的平面示意图;
图中:1—管体;2—尖端;3—侧球囊;4—球囊囊腔;5—排泄腔;6—通球囊囊腔的注水或注气管腔;7—定位标记符号。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导尿管,包括管体1、尖端2、侧球囊3、球囊囊腔4、排泄腔5、通球囊囊腔的注水或注气管腔6和定位标记符号7。管体由可挤压及可模塑材料制成。导尿管的侧球囊3置于靠近尖端2的管体1任一侧的管体1上。通球囊囊腔的注水或注气管腔6位于管体1内,与侧球囊囊腔4相通。排泄腔5也位于管体1内。管体1的管壁上沿轴向设有用于指示侧球囊朝向的定位标记符号7,标记符号为直线线条,设于与侧球囊同侧的管体壁上,与侧球囊在管体壁上的中心线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亮,未经王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042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变倍率取景装置及显示信息的亮度变更方法
- 下一篇:液压冲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