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复合反滤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30065.2 | 申请日: | 2013-11-18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135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陈振华;陈世格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振华 |
主分类号: | E02D31/02 | 分类号: | E02D31/02;E02D19/12 |
代理公司: | 杭州斯可睿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41 | 代理人: | 王利强 |
地址: | 3100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复合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土木工程中反滤结构领域,主要应用于水利、港口航道、海洋、市政、交通等行业的地下或水下结构物背侧竖直向的反滤保土。
背景技术
地下或水下结构物背侧反滤结构一般采用开挖法或修筑围堰后开挖法施工,当反滤结构设计深度较深时,上述方法很不经济,所以有些工程就会采用反滤土工布的竖向布置设计,相应地采用竖向水力冲沉的方法施工,但这一方法存在土工布易褶曲、搭接不良、沉放深度不到位、冲沉深度不深等影响反滤质量、反滤效果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已有反滤土工布的冲沉后土工布产生褶曲、搭接不良、沉放深度不到位问题、反滤效果较差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有效避免冲沉后土工布产生褶曲、搭接不良、沉放深度不到位问题、反滤效果良好的复合反滤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复合反滤结构,包括土工织物,所述反滤结构还包括用以保持土工织物竖向和横向尺寸不变而不褶曲的辅助件,所述辅助件附着在所述土工织物上,所述土工织物上分布细微孔隙,等效孔径大小与被保护土特征粒径大小的关系符合反滤准则,即:
O95≤Bd85;
式中,O95为土工织物的等效孔径,d85为被保护土的特征粒径,B为系数,按工程经验确定,取0.5~3。
进一步,所述辅助件为网状或框格状,所述辅助件覆盖在所述土工织物上,所述辅助件的横向宽度略小于或等于所述土工织物的横向宽度,所述辅助件的高度等于、高于或低于所述土工织物的高度。
更进一步,网状辅助件为以金属或非金属材质的丝为原料编织或焊接而成的网,或由金属或非金属板材冲孔而成的网状板。
或者是:所述辅助件为条状、杆状或管状,所述土工织物的下端或靠近下端处与所述辅助件横向地连接,所述辅助件的横向宽度等于或略小于所述土工织物的横向宽度。
再进一步,管状辅助件的管腔内填充土料或石料。
当然,所述辅助件除了选用网状、框格状、条状、杆状或管状外,也可以选用其他形状,只要具有保持土工织物竖向和横向尺寸不变而不褶曲的功能即可。
优选的,所述辅助件与所述土工织物采用缝接或绑扎连接。
另一种优选的,所述土工织物是一种织造的土工布、非织造的土工布或者两种或两种以上土工布复合而成的复合土工织物。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的复合反滤布,设计了一种用以保持土工织物竖向和横向尺寸不变而不褶曲的辅助件,所述辅助件附着在所述土工织物上,所述土工织物上细微孔隙的等效孔径大小与被保护土特征粒径大小的关系符合反滤准则,该方案便于水力冲沉施工,确保冲沉质量,避免冲沉后土工布产生褶曲、搭接不良、沉放深度不到位等质量问题。
所述辅助件比重比步骤(1)冲沉范围内的泥浆的比重大,该处的泥浆为冲松的原状土与水的混合物,泥浆的比重大于1.0,一般的工程上泥浆的比重为1.0~1.8;按照该方案,是为了让其能在水力冲沉的泥浆中下沉方便,进一步,所述辅助件的比重越大,下沉施工中需借助外力越小,因此,所述辅助件的比重越大,施工越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主要表现在:通过对材料与施工方法的改进,可避免冲沉后土工布产生褶曲、搭接不良、沉放深度不到位等影响反滤效果的问题。这一方法,可用于板桩、沉井等地下、水下结构物背侧的反滤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复合反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另一种复合反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3是再一种复合反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一种网状辅助件的复合反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网状辅助件的复合反滤结构的示意图。
图6是图4的A-A剖面图。
图7是图5的A-A剖面图。
图8是一种框格状辅助件的示意图。
图9是另一种框格状辅助件的示意图。
图10是复合反滤结构水力冲沉施工示意图。
图11是相邻符合反滤结构搭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参照图1~图11,一种复合反滤结构,包括土工织物1,所述反滤结构还包括用以保持土工织物竖向和横向尺寸不变而不褶曲的辅助件2,所述辅助件2附着在所述土工织物1上,所述土工织物1上分布细微孔隙,等效孔径大小与被保护土特征粒径大小的关系符合反滤准则,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振华,未经陈振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3006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