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729234.0 | 申请日: | 2013-11-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6250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肖培琪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朗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40 | 分类号: | C02F1/40 |
代理公司: | 沈阳优普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234 | 代理人: | 俞鲁江 |
地址: | 110002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式 油水 分离 箱体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饮业的油水分离技术,具体说是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油水分离器,采用方形集油槽收油,再通过排油管或手动撇油的方式对浮油进行排放,这种方式需要定期调整集油槽的高度,以适应浮油页面的厚度,维护很不方便。
然而,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尚未见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包括油水分离箱,集油箱;
所述油水分离箱为一矩形箱体,箱体上壁为锥形顶盖;
所述油水分离箱顶盖上设有的进水口与排污口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顶盖锥顶的上设有集油箱,集油箱通过排油管路与收油桶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底部设有排泥口;
所述油水分离箱通过排泥口与油泥桶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侧壁中部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与污水排水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箱体为全密闭结构,保证无臭味外溢,环保性能好。设备进、出水口方向、结构、箱体尺寸等可根据现场情况进行特殊定制。
2、本实用新型的箱体、管路及阀门均采用304不锈钢材质,防腐性能好,外形美观。
3、本实用新型的油水分离,有效的分离空间保证了污水有足够的分离时间,使得油水分离更加彻底,密闭式结构,预留通气孔,无臭味外溢。
4、本实用新型的加温装置,为保证被分离油脂处于流动状态,设备配置了加温系统,并采用自动温感装置,可通过控制箱进行温度设定,省时、省力、省电,操作方便。
5、本实用新型的油泥排放,箱体底部的锥形结构,可自动聚积油泥,通过排泥阀即可轻松将油泥排放到油泥桶内,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图1-2及实施例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内容。
一种密闭式油水分离箱体结构,包括油水分离箱1,集油箱3;
所述油水分离箱1为一矩形箱体,箱体上壁为锥形顶盖;
所述油水分离箱1顶盖上设有的进水口2与排污口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1顶盖锥顶的上设有集油箱3,集油箱3通过排油管路与收油桶8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1底部设有排泥口9;
所述油水分离箱1通过排泥口9与油泥桶10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1侧壁中部的排水口通过排水管路5与污水排水泵连接。
所述油水分离箱1的箱体下壁为锥形底。
所述进水口通过回水管路5与排油管路及排水管路相连通。
所述油水分离箱1上的集油箱3内设有温度传感器7,油水分离箱1顶盖上设有加热器6。
所述排水管路5上端设置有排气管4。
本实用新型采用全封闭的油水分离箱1,浮油全部集中在锥形集油箱3内,无需对集油槽高度进行调整,自动排油实现了无人值守操作。
本实用新型增强了对油泥及浮油收集的功能,可通过自带的阀门,排放浮油及油泥,大大方便了日常的维护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温感传感器7及加热器6,可自行设定感应温度(初始化温度为35度);加热器6可有效防止动物油在低温状态下结腊现象,避免堵塞管路。
本实用新型采用304不锈钢管路及阀门,确保使用寿命在15年以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朗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沈阳朗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729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